跳至主要內容

[音樂筆記]新世紀音樂 New Age music

在年紀很小的時候,我所聽的音樂有三種:古典樂、新世紀音樂和電台播放的輕音樂,有些像是Hagood Hardy的作品,但是對什麼都不知道的我而言,是把新世紀音樂放在古典樂這個項目裡的,直到讀了五專才了解這些音樂有很大的不同,也了知道原來有那麼多輕音樂是Hagood hardy的作品。

關於New Age music,在維基百科的解釋是這麼說的:

新世紀音樂(英語:New Age music)又譯作新紀元音樂,是一種在1970年代出現的一種音樂形式,最早用於幫助冥思及潔浄心靈,但許多後期的創作者已不再抱有這種出發點。另一種說法是:由於其豐富多彩、富於變換,不同於以前任何一種音樂;它並非單指一個類別,而是一個範疇,一切不同以往,象徵時代更替詮釋精神內涵的改良音樂都可歸於此內,所以被命名為New Age,即新世紀音樂。

就像其他的音樂一樣被分為許多樂派,許多知名的音樂家都屬於New Age music,像是Enya、Bandari、George Winston、Kevin Kern、Secret Garden…等在台灣都很有名的樂團或是音樂家,只是新世紀音樂有一個共同的缺點-不耐聽。

所謂的「 不耐聽」不是說不好聽,而是在第一次聽到時可能會有流淚的感動,但重覆聽多次之後,可能會厭煩,更慘的是,許多作曲者的音樂都是同一個調,不管出了幾張專輯,就是同樣的調,同樣的作曲方式,除非是真的很著迷於一位作曲者,否則個人認為只要買一張精選輯即可。

And So to Dream五專時我很喜歡一位英國的新世紀音樂作曲家Mike Rowland,他的專輯命名都與「精靈」有關(這的確是會吸引我購買的一個原因),購買的第一張專輯是Titania,這張專輯應該在台灣不容易找到了,只有四首曲子的Titania使我感動了一整個下午,只是很單純的鋼琴演奏,之後我又買了幾張他的專輯,像是The Fairy Ring、Silver Wing、Magical Elfin Collection和交響樂版本的The Fairy Ring,另一張And So to Dream是一直買不到(剛才忍痛在Amazon下單了),最後我只留下The Fairy Ring、Titania和The Fairy Suite這三張專輯,其他全在二手市場賣掉。他的作品都是鋼琴演奏,但有一種故事敘述的感覺,和David Landz的音樂不一樣,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一樣是Brian Froud的精靈迷?Mike Rowland的音樂對我而言就像是Brian Froud筆下的精靈-音樂版的。所以若要我推薦這位作曲家的一張專輯,我會推薦The Fairy Suite或是And So to Dream,也許有人會在二手市場找這些專輯,但請相信我,不會便宜到哪裡去,而且還會加上很多莫名的「功能」。

五專時幫科設計商品展的網頁,當時一位老師在辦公室裡放了Kevin Kern的綠鋼琴,當時的Kevin Kern還沒有那麼紅,老師是在某個攤位上買到的,後來Kevin Kern因為汽車廣告配樂紅了起來,家裡也多了幾張他的專輯,最後老媽告訴我:「聽得很膩。」媽媽也有幾張 Bandari樂團的專輯,之後也都是凍起來,Enya的專輯更不用說,大概只能聽幾首,如果一整天聽,大概會抓狂吧!而Secret Garden曾經被芳療SPA業者熱炒過,我也買了他們的Dreamcatcher、Once In a red moon和White Stone三張專輯,只留下White Stone比較常聽,另外兩張不知道放到哪去了,至於George Winston,他的唱片我全都賣掉了。

以上的新世界音樂算是一個樂派,比較抒情、多是鋼琴演奏,我也較偏好鋼琴演奏的音樂,像是久石讓的音樂,我也多收集鋼琴演奏,電影配樂較少。

之後接觸音樂的管道也漸漸多了,在Pandora聽到了Ryan Farish的From The Sky,這張專輯的音樂有點類似電子樂,但也融合了一些原始部落歌聲的元素在裡面,十二首樂曲的旋律都很接近,但因為曲調很輕快,所以在做事情的時候聽還頗能提振精神。其實他有幾張專輯都還不錯,像是Beautiful,在Pandora聽了幾次也覺得還算特別,但之後收到Pandora的通知,Ryan Farish出了一張名為Everlasting的新專輯,在試聽後卻覺得很失望,因為和From The Sky裡的曲調旋律太接近了

Emblem (Selected Pieces) 最近買的一張也屬於電子樂派(Progressive Electronic)的Emblem,這是在過濾掉很多很多我想買的專輯後所留下的一張專輯,主要原因之一是這張是Amethystium的精選輯,與另一位作曲家Paul Schwartz的Aria系列專輯明顯的不一樣,於是忍痛買了這張精選輯。不過也許是電子樂派曲風都很接近吧!在聽Emblem的第八首曲目Dreamdance時差點沒昏倒,因為和Ryan Farish那張From The Sky裡的Living Water相似度非常高,不知道是我耳朵有問題還是真的那麼巧,怎麼聽就是似曾相識,兩首曲子叫出來輪流聽,是有不同的地方,但就一個門外漢來說這兩首還真是像啊!這兩位作曲者是同一家公司的,不知道有沒有關係?

這大概是新世紀音樂的一個缺點,同一個作曲者的專輯聽多了就會發現他的曲調不會有多大的變化,像是David Landz,大概前後也買了幾張他的專輯,現在我準備要出售了。

哦!是的,這篇是在做預告,由於我常買音樂,房間裡已經放不下CD了,但我又很捨不得把這些音樂CD賣出,因為我怕哪天要聽時找不到,而電腦裡的備份總是不斷的被我刪掉,但再不賣掉一些,快沒地方睡覺了。

這次要出售的CD其實還沒有整理好,也許會有些書本也在裡面,依照我龜毛的個性應該也不會太多,能確定的是馬友友先生的CD應該會被我列在出售清單裡,三大男高音的合唱也是一定會賣的(不喜歡他們三個人同台唱歌,那簡直是災難)。出售的價格不會超過三百元,雖然每一張專輯在買的時候都是三四百元在買,但畢竟是二手的,就算片子保存的再完好沒有刮痕,還是二手的。

因為台灣聽這類音樂的人也許不會很多,所以也許會考慮寄到國外,當然,我沒辦法幫消費者出運費,如果你要全買,我當然可以幫你出部份運費囉!付款方式我會比較一下paypal或是Google Checkout,雖然我有PayPal帳號,不過不知道怎麼搞的,我收到認證碼卻沒辦法認證。如果是很熟的人,歡迎面交,等我整理好清單拍照後再放上來好了,又或是會公佈賣場在這裡,我也做好賣不出去的心理準備了。

以上連結都連到Amazon.com,因為有不少唱片博客來已經找不到了,也可以逛逛我在Amazon.com所設置的aStore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為什麼我支持《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

在經歷許多次反抗台灣政府所立的網路相關法案後,我其實沒想過除了《數位通傳法》草案外,我還會再支持另一部法律草案,雖然 《數位通傳法》草案還壓在某處,但如果有人讀過《數位通傳法》的草案,再讀這部《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就會知道這部草案的重要性,而且也可以顯示台灣網路使用者的成熟度,更重要的,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引入國際網路治理多方利害關係人機制的法律草案,而且是用在正確的地方。 有興趣想知道我在讀法條時的筆記和當下的感想,可以看我這則  Tweet 。這篇不使用逐條讀法條的方式來寫,因為那會讓人昏昏欲睡,我也不去比對歐盟《數位服務法》,因為我在讀《數位服務法》草案時,該草案特別強調是加強歐盟 E-Commerce Directive  ,而不是取代它,而且更多著重在預防盜版、仿冒,保護消費者的法案。所以當有輿論提到參考自《數位服務法》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限縮言論自由時,我其實是一頭問號的,但一直到今天我才有時間讀《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這篇文章出自於我的個人經驗和閱讀法案的心得,與擔任的職務無關。 如果最近注意一下網路的資訊,有幾件事該注意一下: 有許多人在社群平台,如Facebook或是其他網路看到一些廣告,而這些廣告可能是要你支持台灣農產品、台灣製的產品,結果你收到時,上面還寫著簡體字,通常這是所謂的一頁式廣告詐騙,而行政院的消費者保護會在 2019 年時就有新聞稿在警告「 一頁式廣告詐騙多 小心查證保障多 」,之後像公視或是其他單位都有相關的活動在提醒大家小心這類廣告。但目前這些廣告其實多數不易處理,因為不容易取證、保留證據,等到追查到時已經找不到對方了。 有不少親密照片與影片在情侶分手後,被報復性的上傳到情色網站或透過即時通訊傳到親友的帳號裡,或是被洩露個資,遭到公開的霸凌。 之前有一個專題:「 青春煉獄:網路獵騙性私密影像事件簿 」,光是讀完這個專題報導我就覺得受傷。 有人使用 Deep Fake 把台灣名人的臉部照片合成至色情影片再上傳至色情影片平台,今年 7 月才被判刑。 還有許多創作者藉由網路分享作品時,被人盜用,甚至有國外的使用者修改台灣人的作品去參與比賽還獲獎。 有一次打電話問某個部會,如果消費者在國外電子商務平台買東西,但資料被外洩怎麼辦?雖然政府願意協助,但衡量至國外打官司的時間和成本,就會讓人卻步。 有些行為在現實世界裡有法...

在 2024 年結束前,我想聊聊生成式 AI 應用的影響

大約在 2023年初,因為 ChatGPT 出現,在當時提供我非常大的幫助,雖然那時的 GPT 反應不快,精準度約 80%,但比靠自己有限的英文聽力與對法律文字的理解能力,它提供的協助比當時的 Google Translate 還多,雖然我還是得周末加班處理,別人連假出去玩,我只能在家裡翻譯錄音及重新撰寫文章,但隱約已有不安的感覺:「身為研究人員,依賴這些工具後,我存在的價值在哪裡?」 在工作裡,生成式 AI 協助我翻譯、校正文字、重組文句、擬問卷題目。當我撰寫好一篇內容後,它可以幫我檢查別字(我很容易有別字)、贅字,或是它會協助挑出一般人不易理解的字句,並提供建議,而我會參考它的建議,再調整文章內的字句。它相當於一個輔助的編輯,在我把文章交給編輯前,先調整文章內容,提高可讀性。有時我請它翻譯文章,裡面有我無法理解的句子或字詞,就會請它解釋到我能以白話理解、表達為止。 隨著使用它的頻率增加,我也去聽關於學術倫理與人工智慧的演講。台上的講者提到一位博士班學生一直寫不出論文,在無法延長修業年限的情況下,使用 ChatGPT「編」出一本乍看之下很真實的著作。當時的 GPT 沒有 4o 有多種功能,但正經八百的與人說瞎話的功能已經令人刮目相看。當這本論文到達指導教授的手上,有經驗的教授第一眼就看參考文獻,馬上被教授抓到破綻--參考文獻的中作者根本沒有出版那篇論文。當時已經有預防論文抄襲的判讀系統,避免學生抄襲,但也曾經因為對非英語母語寫作者的寫作方式而誤判的案例。教授給這位博士班學生一個機會重新撰寫他的畢業論文,但最後,這位博士生仍然無法產出論文,除浪費時間外,在學術倫理評價上也被留下污點。 因為這件事,我如果在撰寫文章時有使用 AI 工具輔助,我多會在文末註明,該篇文章是與哪一個 AI 合作產出,我也會讓主管與同事知道,我使用 AI 在工作文件中提供哪些協助,這已成為我個人的習慣。 隨著可以應用的工具愈來愈多,我也看到許多文章、報告裡都出現 AI 工具的痕跡,有時使用者以為其他人看不出來,但這些痕跡很明顯,如果作者能自我揭露,是一件很好的事。當然現在沒有任何規定、規範要求撰寫者這麼做,但聽同事說國外的期刊已經要求作者自我揭露,我想國內應該也會有相關的要求。 在台灣,政府也提供使用生成式AI的參考指引。台灣行政院在 2023 年 8 月底公布由國科會擬定的「 行政院及所屬機...

2023年的最後一天

這張照片的主角是經歷台灣史上最熱夏天和被紅蜘蛛催殘後又重新長出的傑克林觀音蓮 (Alocasia jacklin),下方還有一些被酷暑折磨後的水晶花燭葉子,因為還有很多綠色的部份可以行光合作用,就留著沒有剪掉。 其實一年的最後一天和每天無異,年輕時瘋過跨年活動,到後來覺得每天醒來都是新的一天,每天醒來也都是一樣的行程,也沒有什麼值得慶祝的,平常心過好每一天最好。因為今年對我來說還是有些值得自己記錄下來,所以還是來回顧一下 2023 年好了,把本來想寫成很多篇的東西都濃縮在一篇裡。 身體健康很重要,要遠離負能量的人 在 2023 年初看電視吃核果時咬崩了一顆牙,似乎就開啟我一整年的醫療之旅,牙科、眼科、家醫科,因為中了一次新冠,發燒、全身疼痛的感覺讓人只能躺平,沒想到在年底追打新冠 XBB 疫苗時又發燒到 39 度,全身痛到只能躺著祈求自己趕快睡著,睡著就不痛了。 年中時的手術讓我決定遠離那些造成我身心嚴重受創的人事物,讓睡眠從 3 至 4 個小時增加到 5 到 6個小時,我曾經在某段時間裡一天只睡 2 個小時,這是傷害身體和心理的原因。不要小看睡眠的重要性,沒睡飽也會影響情緒,更進一步影響心理健康。曾在一本書上讀到這段話:「男人睡 6 個小時,女人睡 7 個小時,蠢人睡 8 個小時。」這句話影響我的程度很大,但我畢竟是個凡人,不是亞歷山大大帝,也不是拿破崙,我很需要睡眠修復身體。 除非自己的心理能量強大,遠離一天到晚帶著負能量的人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方法之一,遠離那種動不動白頭宮女話當年的人、天天抱怨自己懷才不遇的人、這世界上只有自己最好,其他人都很爛的人、一天到晚說別人壞話見不得別人好的人⋯一定要遠離四處亂傾倒負能量的人。這些人把垃圾丟給聆聽者後,神清氣爽的離開了。不要小看負能量的影響,它會影響一個人總是負面看事情,這些人不懂自尊、自愛和自信,所以藉由傷害別人來突顯自己的美好。 當我挨了刀,躺在病床上嘔吐時驚覺得這些人蠻爛的,他們不花錢就殘害非專業聆聽者,還自以為是受害人,和討厭的紅蜘蛛一樣。 時時提醒自己,不要成為和紅蜘蛛一樣的人。 植物與害蟲的啟發 我有一些觀葉、塊根植物,但在我休養的 2 個星期裡,它們遇到台灣歷史上最熱的一年,而 紅蜘蛛(葉蟎) 也趁著我無暇也無力照顧時,自植物身上吸取養份並不斷繁殖,如同前所述那些不斷散播負能量的人一樣,於是一些處於幼苗階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