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Curry]在咖哩中遇見努力

Synergy「老闆,跟他們說說你的創業之路吧!」我們四人之中有一位是常客,在老闆準備打烊休息時,她提出了這個要求。

鍾老闆坐了下來開始跟我們講他的創業之路:一個開車開了十六年的計程車司機,有天覺得這麼下去不是辦法,便到公館那去擺小吃攤,擺著擺著沒有起色,遇到了一個有兩家店面的老闆正想把手上一間比較小的店面頂出去。兩夫妻咬著牙把房子再向銀行二胎貸款,把所有的錢都匯給那位老闆,開始了他們的創業之路。

在剛開始時,也經歷了所謂的慘澹經營,台灣人的特色之一就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剛創業時,原本「指導」他們開店的老闆不告訴他們咖哩香料的配方,只給他們調配好的調味包,也不願多說些什麼,只說:「照著做就是了。」於是自己想辦法找配方找香料,偏偏這些進口原料又貴,在惡性循環下,客人愈來愈少。直到有天,有個客人在店裡用餐後跟老闆說:「這個香料不行。」同時表明自己是個常帶團至印度的導遊,大概在深談後願意幫助他們。於是,兩夫妻又分別前後到印度取經,了解香料,直接從產地進口香料,少了層層剝削,少了等候的時間,拿到新鮮又實惠的原料後,再細心改良為適合台灣人口味的印度式咖哩。

講話帶點草根味的老闆說:「光是牛肉咖哩就用了二十一種香料,還有你們吃的霜降豬肉咖哩…東南亞回教、印度教誰在給你吃豬肉啊!可是在台灣,豬肉可算是主食耶!不賣豬肉就死定啦!和我老婆想了很久才想出這樣的味道來。」根據這期的ICB雜誌Business Plus專欄第45頁中就提到台灣是全世界第七大的豬肉消費地,當初McDonald's進來台灣因為沒有豬肉漢堡和米食差點垮掉。

菜單上的咖哩種類不少,也有蔬菜、雞肉、魚的咖哩,口味分大、中、小辣和不辣。我點的是完全不辣的霜降豬肉咖哩,比較偏我在家常吃的日式風味;偉展吃的是小辣的南瓜排骨咖哩,他的前同事,兩個女孩分別吃介於小辣和不辣之間的咖哩霜降豬肉和不辣的咖哩牛肉。據說隱藏的菜單是烤薄餅,不是胖胖的Naan,如果有人去過浦城街的印渡風情,應該有吃過這種烤餅。不過我們沒有口福,烤餅已經吃光了。

由於現在出門帶塔羅牌的機會大於帶相機,加上下雨,所以今天也沒帶相機,就盡我所能的描寫一下我點的霜降豬肉咖哩。送上來時,是一盆約15*15*5(單位:公分)的方缽裝滿了咖哩和一盤附有青菜和醃漬小菜的飯。咖哩是重頭戲,深褐色的咖哩汁液裡有兩塊約嬰兒拳頭大小的胡蘿蔔和馬鈴薯,肉片的厚薄剛好,口感也很柔軟,裹滿咖哩的肉片送入嘴後也不會因為咖哩的味道而蓋掉豬肉的香氣。沾滿了咖哩的馬鈴薯也真好吃,鬆軟到用叉子就可切開,在口中久了會有自然的甜味。

飯量約一碗,有一部份加有薑黃粉增添視覺的美麗,其實拌開就是香飯,飯吃不夠可以再添,忙裡忙出的老闆也會隨時注意客人有沒有吃飽,小菜是百香果泡菜,有奇異果、大頭菜和鳳梨,青菜是大黃瓜。由於我挑食,不吃胡蘿蔔、大黃瓜和奇異果,所以只吃咖哩、飯和醃漬小菜。醃漬小菜很清爽,不會酸,與濃郁的咖哩呈對比但不會衝突,如果想休息一下可以吃一口小菜,而且大頭菜的脆度也很足,不會讓人有咬樹根的感覺。周遭客人的吃法是把飯中間挖個洞,再把咖哩汁液舀進洞中,這樣吃比較不會浪費咖哩汁液且也不會讓盤子看起來一片狼藉。每個人吃法不同,我先吃一口有染上薑黃粉的黃金米飯後,再把咖哩舀在飯上,不拌醬也很好吃。

附餐有金桔檸檬、紅茶和咖啡三種飲料,我今天已喝過咖啡,加上對金桔汁過敏所以只點紅茶,從其他桌上都可看到多數客人們都點金桔檸檬,偉展的前同事們也都點金桔檸檬,我想那應該是招牌飲料。

另一個重點是店裡的音樂,不是快節奏令人消化不良的流行樂也不是西餐廳裡那種濫觴的抒情樂,更不是二十四小時的新聞馬拉松-是典雅但不會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古典樂。不是那種氣勢磅礡的管弦樂或交響樂,是適合用餐時聽的曲子,也有歌劇。在吃飯時聽古典樂的好處是會細嚼慢嚥,這樣的進食方式不會傷胃。我是配著音樂吃晚餐的,慢慢的吃,雖然我很挑食,但也吃光了整整一碗飯和咖哩裡的肉和馬鈴薯,還幫偉展吃了兩塊排骨(因為他幫我吃光青菜和胡蘿蔔,所以他吃不下了)。

辛香料百科的圖像老闆為了讓客人了解咖哩的配方,還準備了小道具,現場教學,告訴客人荳蔻的種類、荳蔻要磨過而且要用手工才不會流失香氣,蒔蘿、孜然粉、羅望子等香料配什麼肉才會提出味道,他說:「配方告訴你也沒關係,要怎麼煮、火候如何控制,那又是另一門學問。」聽到這番話,我腦海裡自動浮出大哥的影像,哈哈。感謝travel & living和Discovery頻道,老闆在說什麼香料時,腦海裡還能出現那個植物變成香料後的影像,老闆還有本看得出來很常翻閱的香料書,偉展一看到就對我說:「那不就是妳最喜歡的書嗎?」是啊!我跟偉展說,要是有那個錢還真想去摩洛哥的菜市場走一圈,每家香料店都逛一遍,聞聞各家的特殊秘方就心滿意足了。

老闆堅持店裡的咖哩和小菜不加鹽和麵粉的,也就是煮出來就是因為香料植物配方種類多而口感飽滿濃郁,不需要用麵粉糊裹住味蕾,而青菜也是加一點點鹽以保持鮮綠和提味,不過我沒吃就是了,偉展是覺得青菜蠻鮮甜的。老闆還讓客人親手磨肉荳蔻,那種香氣讓我終於理解香水中所謂的「東方調」、「辛香調」是什麼味道了。

我的口味比較淡,所以今天這樣的調味很符合口味,至於所謂的「小辣」不是一般市面那種死鹹的辣,也不是辣喉嚨或辣胃,吃完也不會嘴巴腫起來,像偉展點的南瓜排骨,我有舀一點醬料來吃,剛入口有水果的香甜味,之後從味蕾傳來的那種辣保證後勁十足,會有點麻。嗜吃辣的人可以挑戰大辣,老闆也很鼓勵吃辣味的咖哩。

當然,創業是辛苦的,在這間小小的店出名後,因為和位於公館店名相同而讓原本的老闆想收回牯嶺街的店面,這中間的曲折也是一段故事。但從老闆敘述的過程裡,一般人在遇到這樣的挫折,比方說開店時因為搞不清楚配方而流失客人,早就撐不下去了;一個計程車司機,跟著旅行團到語言不通的印度,別人是去旅遊,他是去了解香料,日本搶救貧窮大作戰節目裡的主角都沒有他這麼認真;遇到要回收店面的情況,他也能冷靜以對。我相信認真的人,上天都會看見也會給予回應,而中間的挫折也只是一個考驗。他很堅持店裡真材實料,由於香料上的成本節省了,所以給客人的回饋就是每一口都是滿滿的香料,不用調味的化學粉劑來調配飲料,有堅持、善良的人,老天也一定會疼他。

  • 店名:原味咖哩屋(和公館那間無關)
  • 店址:台北市牯嶺街5巷1號。
    從牯嶺街進去的話,巷口是牯嶺街小劇場,應該也可從南海路教師會館對面的巷口進去。
  • 電話:(02)2396-1877
  • 營業時間:早上十一點到下午三點;下午五點到晚上八點。
  • Google Map地圖連結
  • 店面沒有特殊裝潢,但乾淨整潔。期待有印度異國風情裝潢的人,會與心中想的有很大的落差。


一定會有人覺得奇怪,為什麼我放上這張塔羅牌?這是我醒來時抽到的牌,叫作Synergy(Six of Worlds),本來以為是昨天會遇到需要合作的事,但我卻在這間小小的咖哩屋裡遇到了一對努力打拼的夫妻,聽他們努力的故事以及集合眾人之力(例如帶他去印度的導遊、客人的回應)所達成的創業夢。

隨選歷史閱讀:
Powered by Stuff-a-Blog
Tags: , ,

留言

  1. 找一天要來去嚐嚐,看妳寫得好像真的很好吃,最愛印度口味的咖哩了,離南海路滿近的,或是從重慶南路二段走過去也不遠。

    回覆刪除
  2. 嗯...我吃過印渡風情,的確和台灣常吃的咖哩味道不同,這間的咖哩,你也可以去試試看:)
    記得你是個可以挑戰辣的人,應該會很過癮吧!

    回覆刪除
  3. 已找朋友約好,星期日晚間去嚐嚐,到時再跟妳分享用餐心得。容顏好厲害,居然記得我可以挑戰辣的,我記人都沒妳強。

    回覆刪除
  4. 哈哈,你的網誌介紹很多餐廳,已經變成覓食參考的網誌之一了,尤其是看你在南川的記錄,認識這麼嗜辣的人也不多。

    記得分享照片哦!我再去不知道會是什麼時候了:)

    回覆刪除

發佈留言

請勿匿名留言,待審核後才會出現。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為什麼我支持《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

在經歷許多次反抗台灣政府所立的網路相關法案後,我其實沒想過除了《數位通傳法》草案外,我還會再支持另一部法律草案,雖然 《數位通傳法》草案還壓在某處,但如果有人讀過《數位通傳法》的草案,再讀這部《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就會知道這部草案的重要性,而且也可以顯示台灣網路使用者的成熟度,更重要的,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引入國際網路治理多方利害關係人機制的法律草案,而且是用在正確的地方。 有興趣想知道我在讀法條時的筆記和當下的感想,可以看我這則  Tweet 。這篇不使用逐條讀法條的方式來寫,因為那會讓人昏昏欲睡,我也不去比對歐盟《數位服務法》,因為我在讀《數位服務法》草案時,該草案特別強調是加強歐盟 E-Commerce Directive  ,而不是取代它,而且更多著重在預防盜版、仿冒,保護消費者的法案。所以當有輿論提到參考自《數位服務法》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限縮言論自由時,我其實是一頭問號的,但一直到今天我才有時間讀《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這篇文章出自於我的個人經驗和閱讀法案的心得,與擔任的職務無關。 如果最近注意一下網路的資訊,有幾件事該注意一下: 有許多人在社群平台,如Facebook或是其他網路看到一些廣告,而這些廣告可能是要你支持台灣農產品、台灣製的產品,結果你收到時,上面還寫著簡體字,通常這是所謂的一頁式廣告詐騙,而行政院的消費者保護會在 2019 年時就有新聞稿在警告「 一頁式廣告詐騙多 小心查證保障多 」,之後像公視或是其他單位都有相關的活動在提醒大家小心這類廣告。但目前這些廣告其實多數不易處理,因為不容易取證、保留證據,等到追查到時已經找不到對方了。 有不少親密照片與影片在情侶分手後,被報復性的上傳到情色網站或透過即時通訊傳到親友的帳號裡,或是被洩露個資,遭到公開的霸凌。 之前有一個專題:「 青春煉獄:網路獵騙性私密影像事件簿 」,光是讀完這個專題報導我就覺得受傷。 有人使用 Deep Fake 把台灣名人的臉部照片合成至色情影片再上傳至色情影片平台,今年 7 月才被判刑。 還有許多創作者藉由網路分享作品時,被人盜用,甚至有國外的使用者修改台灣人的作品去參與比賽還獲獎。 有一次打電話問某個部會,如果消費者在國外電子商務平台買東西,但資料被外洩怎麼辦?雖然政府願意協助,但衡量至國外打官司的時間和成本,就會讓人卻步。 有些行為在現實世界裡有法...

2024年的閱讀報告,還有電子閱讀器心得

與往年一樣,在年底或年初分享自己過往一年的閱讀記錄。較以往不同的地方在於,閱讀的媒介變多了。以往我把 Google Playbook定位在讀工作上的報告PDF,所以打開它的機會只有在讀報告的時候,但今年在平板上用 Google Playbook 上閱讀完 《巴別塔學院》 後,決定之後都使用電子閱讀器讀電子書。 目前所有的電子書閱讀器 除工作用的平板電腦被我拿來閱讀小說外,我原本就有一台MooInk、Kindle,今年多採購一台 Kobo 的Libra Colour,希望開啟彩色電子書的開始。買Kobo的電子閱讀器還有另一個原因,Kobo平台上可以購買英文電子書,有時我希望在車程上讀英文書或讀中文書時,不希望身上有太多電子產品,Kobo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所以我在 Kobo 上的第一本英文書是 《WEB 3》 。 所以這些工具的定位是: mooInk:單色,閱讀中文電子書。 Kobo Libra Colour:彩色,閱讀中英文電子書。 平板:用 Google Playbook 閱讀中英文PDF、電子書、電子雜誌,同時有 Readmoo與 Kobo APP。 Kindle:單色,英文電子書,目前已無法使用,但這是當時主管送給大家的禮物,每個人都有一台,開啟我英文電子書的使用經驗,也讓我在去Vanuatu的路上有書可讀。這台對我具紀念意義,所以留著。 但我現在沒有出國開會的機會,也很少去港澳,所以多在通勤時、剪髮時、休息時閱讀電子書。 在使用心得上,每次讀完平板都非常累,PDF的限制也無法在上面做太多記錄,電子書則受限於DRM,所以就算有劃線,也只留下空白。 Kobo的軟體整合做得最好,也可以購買中英文書籍,外出時也不用帶太多機器,如果有 Pocket 的帳號,還可以把網路上的文章存入Pocket,再用Kobo慢慢閱讀。Kobo同時也可以連結 Google Drive、Dropbox,讓使用者閱讀PDF文件,但我自己的感受是不佳,尤其是英文PDF的效果真的不好。另外,我很難把Kobo上的畫線分享出來,只能在自己的閱讀器上瀏覽,相較之下,mooInk 的分享機制做得很不錯。 在經過最近一次更新後,mooInk 的網路連線功能好很多,不像以前在休眠後就得重開機連網路。我現在還是會在 Readmoo 上買書,因為它的閱讀獎勵機制對喜歡閱讀的我是有吸引力的,只要點數足夠,就可以再兌...

To Regulate or Not to Regulate? About AI technology

I borrowed the title of the forum this afternoon . Actually, I attended two webinars about AI today.  One forum focused on the debate about regulating AI development in Taiwan. The discussion was fruitful, as the panellists shared their experiences and knowledge about different AI regulations across various countries. Besides Taiwan, they discussed the European Union, the US, Korea, and China. Korea, for instance, published their "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Establishment of Trust" (AI Basic Act) at the end of 2024. However, before this, the Korean government had already established good data governance through three essential acts: the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Act, the Network Promotion Act, and the Credit Information Act. These laws, along with their MyData applications, built a strong foundation for strategies like the Data Dam, a centralized platform for securely collecting, storing, and processing large-scale data, which supports AI de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