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追風箏的孩子(The Kite Runner)、燦爛千陽(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 作者:Khaled Hosseini
- 譯者:李靜宜
- ISBN:9867475658、9866973635
- 出版:木馬文化
這兩本書的特色在於故事的基礎來自於一個不容易被這兩本書的特色在於故事的基礎來自於一個不容易被了解的伊斯蘭教國度,歷經一般人無法理解的戰亂和政亂,在同樣一片湛藍的天空下,這塊土地的人民即使有虔誠的信仰,卻在信仰宗教派別、種族、性別有著更強烈的爭論。
《追風箏的孩子》是在訴說兩個孩子之間的友誼在遭受到超乎於他們年齡所能承擔的打擊後心態上的轉變和故事主角本身的心路歷程,以第一人稱的方式來講述友情的珍貴和對生命中無可避免的衝擊,著重在男性在社會中為維持尊嚴及社會地位上所需要承擔的壓力而必須做出的犠牲以及美國的開放文化對於相對封閉的另一個國家的文化所造成的衝擊,主角們如何並在不同文化的衝擊下適應另一個社會同時又保有自己的文化;《燦爛千陽》以第三人的方式將兩個年代與出身不同女性在戰爭的衝擊下,對於婚姻、愛情及思想上的轉變,兩人是母女也是姐妹,彼此互相扶持,以及為對方、愛情所做的犠牲與自我意識的覺醒互相交錯出現在小說的內容裡,寫出了女性在如此時空背景下對命運所產生的無奈。
這些故事的主角都屬在戰爭中最容易受到傷害的兩個族群:女人和兒童,同時作者也放上了強烈的對比一位屬於邊緣族群的人物(私生子女或被歧視的族群)和一位出身不差的同伴(教授的女兒或富商的兒子),如果有人和我一樣把書中的人物拿來互相對照,會發現其實兩本書的架構和人物角色有某些程度上的相近,但還是有些差異,所以兩本書都同樣都讓我愛不釋手。
在這兩本書裡讀到的是作者對於家鄉遭受這些動亂催殘的心痛,因為不斷的戰亂,孩童不能完成學業,被迫在未成年時嫁給可以當自己父親的男人,女人沒有拒絕的權利。也因為種族之間的歧視與階級制度存在於這樣的國度裡,所以也可以看到一家之主對於家中僕人和僕人的眷屬為所欲為。令我好奇的是在《追風箏的孩子》中明顯的寫出了孩童在被送進孤兒院後所遭受的對待,但在《燦爛千陽》裡的寫法比較隱晦,只寫出一些徵兆,但沒有像《追風箏的孩子》一樣,把孤兒院中可能會發生的不人道行為寫出來。
同時,這些故事隱約的寫出了男性在伊斯蘭教世界裡所帶有的絕對的權力,對於女性及孩童而言,男性的慾望反而是他們痛苦的來源,即使世界不斷的進步,女性也開始接受教育,但若是丈夫屬於較思想傳統的男性,就不容易有我們一般人所謂的女性的幸福。就像去年六月,在伊拉克有位庫德族的美麗少女因為與信仰伊斯蘭教基本教義派的男性相戀而被家族中的男性活活以石頭砸死,而儘管世界不斷的在講求兩性平等,在不同國家裡還是有不同程度的性別歧視,比方說印度常有女性因為嫁妝沒有符合男方家庭的要求而被活活燒死。
在兩個故事結局的不同處,《追風箏的孩子》中的主角,也就是當阿米爾回到阿富汗到再回美國的中間歷程讓我覺得像是真實事件的紀錄,而《燦爛千陽》裡女主角萊拉的家庭所經歷的痛苦則是每個當地家庭所會遭受的苦痛,當作者寫著:
「…為什麼每一個阿富汗人的故事都帶著死亡、失落與無法想像的哀傷。但是,她也知道,大家仍會找到方法活下去,繼續往前走…」在《追風箏的孩子》阿米爾最後選擇離開他的家鄉,而《燦爛千陽》中的萊拉原有機會離開這個讓她受傷害的地方,但選擇回到家鄉貢獻自己的力量。
兩本書的故事背景都發生在一個我所不熟悉的世界,所以也容易吸引長期接觸英美翻譯小說的我去閱讀,而作者在《追風箏的孩子》中將孩童純真的友情與男性對於家庭及子女的要求描寫的十分深刻,還有兒子渴望父親認同的行為與心態都描寫的很真實,這些都是吸引我想再看《燦爛千陽》的原因,讓我有較多感觸的卻是《燦爛千陽》,也許是因為本身是女性的原因,不過,這個金色和穿著橘紅色布卡走過的女性封面也是吸引我的原因之一,這個封面上的女性讓我想起《國家地理》雜誌在1985年所使用的著名封面,攝影師Steve McCurry所拍攝的「阿富汗少女」。
想起有次在小小看到的《杏仁》,是一位在伊斯蘭教信仰國度內成長的女性作家以化名Nedjma出版自己如何從懵懂的少女轉變成對於自己身體有自主權的小說,當我在翻閱《杏仁》這本書時,腦海裡浮現的是《燦爛千陽》書中那位拉席德要求自己的妻子們需要穿上布卡以維護貞節,而拉席德取妻的目的也只是為了傳宗接代。不過《杏仁》裡的內容讓我面紅耳赤,不敢也不好意思在小小裡讀完全部的內容。
- 書名:杏仁(L’amande)
- 作者:Nedjma
- 譯者:黃靜宜
- ISBN:9789866745102
- 出版:寶瓶文化
"追風箏的孩子"與"燦爛千陽",兩本我在這星期日看完了.也許不用再去看電影了(笑)
回覆刪除人終會回到人的本性,獸的性質. 傳宗接待只是一種說法,延續生命是人類的本能,即使沒有文明,這種行為依然存在.我認為戰爭的本質也是獸的本質,誰有權利掌控別人的生死?在無罪之前,人人都是無辜的.中東的議題不斷在國際上被重視,原因是什麼?我認為是"資源上的利益"(石油),並不是真正的公平正義,公平正義只是戰爭的藉口.相較這次西藏事件,就顯得公平正義的薄弱.在戰爭下攜牲生命的,或者是活下來的,都是無辜.
教育真的是很重要的~(茶)
嗯,說穿了,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正義,一定會有人蒙受損失。但這兩本書還是讓我們看到所謂人性美好的地方,如愛、慈悲與友情的連結,這也是讓這個世界美好的原動力。
回覆刪除爭奪資源的原動力也是生存,從生存這個原點出發衍生出各種問題,到最後,人已經把慾望當作生存的動力了。
西藏的議題,昨天看了一點相關的報導,但是我還不能確認這些報導就是所謂的事實,但不可否認的,那些在暴動中受傷或死亡的生命,對他們的家人來說都是最悲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