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關於貓,還有些沒說的

阿肥在外面牠在家裡安安靜靜的待了第二天,我還擔心牠的野貓本性恢復,但今天的感覺還不錯,似乎家貓的性格又出現了。

阿肥是一隻公貓,不過,大概因為從小就結紮了,所以聲音一直都是柔柔的,也讓附近鄰居一直以為牠是一隻快要生產的母貓,要不是牠原本的主人告知結紮使牠的體型變得比一般的貓來得大,所有的人都以為牠是母貓-我是有次不經意瞄到牠的屁屁才發現牠是公貓。

我沒有仔細的去量阿肥的身長及體重,連星期日晚上去動物醫院帶牠回家時也忘了要看牠的病歷表,但估計牠應該有五公斤重,至於身長和高度,我發現,阿肥比一般小型犬來得高大,牠把手腳都伸長時,幾乎和我的腿一樣長(不過我的身高也才161公分而已),也因此抓壞我一條牛仔褲,高大又屬重量級的體型也是附近的野狗不太敢招惹牠的原因之一。

黑白小花貓雖然牠生的一副高大威猛的樣子,白天在陽光下漫步的型態會讓人想到Animal Planet裡那些懶洋洋的老虎,牠卻是隻膽子生不太對地方的貓咪,比方說右邊照片裡的小花貓,來到這裡時,體型又瘦又小,叫聲十分粗嗄,阿肥卻不和牠搶食,甚至我常看到小花貓總是一個拳頭揮向阿肥,阿肥也不會對牠怎麼樣。當阿肥在找家樓梯口過著悠閒的日子時,聽說常有隻灰色的貓咪來和牠搶地盤,阿肥總是躲起來嗚嗚叫,總要驚動樓下鄰居媽媽拿掃把趕走灰色的貓,但阿肥又總是一頭傻勁的鑽進車子底盤聞牠愛聞的味道。

大家都愛阿肥,都把牠當自己的寵物來照顧。但讓我決定把牠留在家裡照顧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有天我上班時經過牠原本的主人家,發現房子前已經沒有裝貓飼料的紙碗,地上放著出售的立牌。難怪有一陣子牠的主人常常來看阿肥,在某個我帶阿肥去散步的晚上,遇見她出來倒垃圾時,她也答應讓我來照顧這隻貓。

不過,阿肥是完全忘了這個養牠五六年的媽媽了。

當然牠耳朵生耳疥蟲也是讓我想讓牠留在房子裡的原因,還有,我受夠了那些喜歡餵牠,卻又總是亂餵牠食物或是把樓梯口弄得一團亂的善心人士。總是有人把貓食罐頭開了,就放在地上任牠去吃,但最後還是我去清理善後,因為牠很挑食,不對胃口的牠不吃,天氣熱的情況下,這種東西爛掉的速度很快,也會引來蒼蠅,卻沒人要負責清理。

總是有人亂餵牠食物,人吃的海底雞、鮪魚罐頭、牛奶、一整尾的煎魚都出現在我家樓梯口過,人吃的東西,貓狗不能吃,對牠們的腎不好,特別是人吃的罐頭,鹽份過高會傷害到貓狗的腎。阿肥是隻年紀大的貓,牠也不喝牛奶,於是一堆東西就在那裡生細菌發臭,把環境弄的很髒。而不斷被人餵罐頭的後果,就是阿肥的體重一直上升。昨晚,又有人在樓上樓下跑的找貓,我完全不想跟他說貓在我家,一來是這個人把車停在樓梯門口,擋住大門讓人不能出入,二來是,阿肥是活生生的生命,這些人倒底把阿肥當什麼?玩具嗎?

在卡爾維諾的《馬可瓦多》裡,有一篇「頑固的貓的花園」就是在講一個沒落女侯爵被一群野貓和自以為是的善心人士困在屋裡的故事。這群善心人士總是好意的把食物丟給貓吃,把女侯爵的庭園弄得髒亂不已。

做好事不要只做一半,更不要做自以為是的好事而把麻煩留給別人收拾,有時還會害了做好事的對象。

剛才發現牠的耳垢變多,又硬抓著牠清理耳朵、點藥,聽牠的低鳴聲,我也很難過,牠逃到走廊上想往外跑,我又得硬抓著牠。牠現在悶悶的趴在椅子上,不過,轉頭一看,牠又四腳朝天的睡了。

星期一晚上很冷,我一走進阿肥舊家的巷子,就聽到那隻花貓咪嗚咪嗚的叫著。曾看過那條巷子裡的住戶拿紙箱和毛巾給牠度過冬夜,不過,小花貓是隻道地的野貓,所以也沒人敢收留牠。以前,阿肥的主人會為了餵食在室外的阿肥而在家門口放一個餵食碗,有時附近的野貓都會過去吃(這裡野貓和野狗的數量比幾乎是1:1),現在他們一家搬走了,也沒人會去餵貓,天氣又這麼冷,我看著小花貓邊叫邊往我這跑(因為餵過牠,所以牠記得),我卻只能狠心轉頭離開。

目前,我也只能把阿肥照顧好,讓牠健康的去適應這個新環境,也配了Walnut、Cherry Plum、Honeysuckle和Gentian,希望能幫助牠適應環境。另外,我也發現,在牠的水中加花精後,牠很愛喝水,這也算是一件好事吧!

放一張牠另一個睡姿:

應該不會再嘮叨貓的事了吧!

隨選歷史閱讀:

Powered by Stuff-a-Blog
Tags: , ,

留言

  1. 如果家裏有買飼料,可以隨身帶著一些,遇到常見的浪貓就可以餵食給牠了~不論天氣變化得如何嚴酷,外面的貓只能自己求生存,難得遇到認得人又願意親近人的浪貓,若正好方便的話,你手邊的飼料可能就是他們這天的溫飽呢

    回覆刪除
  2. 我也是有這個想法,只是,我也要考量周邊住戶的感覺,牠們如果跟過來,這裡可能會一團混亂,天天上演貓狗大戰(有一群流浪狗,也有不少人養狗)。

    而且,我總不能在人家要出售的房子前放飼料,這樣會破壞人家房子的行情。

    但這個點子很棒,我會再想辦法的,謝謝:)

    回覆刪除

發佈留言

請勿匿名留言,待審核後才會出現。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為什麼我支持《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

在經歷許多次反抗台灣政府所立的網路相關法案後,我其實沒想過除了《數位通傳法》草案外,我還會再支持另一部法律草案,雖然 《數位通傳法》草案還壓在某處,但如果有人讀過《數位通傳法》的草案,再讀這部《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就會知道這部草案的重要性,而且也可以顯示台灣網路使用者的成熟度,更重要的,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引入國際網路治理多方利害關係人機制的法律草案,而且是用在正確的地方。 有興趣想知道我在讀法條時的筆記和當下的感想,可以看我這則  Tweet 。這篇不使用逐條讀法條的方式來寫,因為那會讓人昏昏欲睡,我也不去比對歐盟《數位服務法》,因為我在讀《數位服務法》草案時,該草案特別強調是加強歐盟 E-Commerce Directive  ,而不是取代它,而且更多著重在預防盜版、仿冒,保護消費者的法案。所以當有輿論提到參考自《數位服務法》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限縮言論自由時,我其實是一頭問號的,但一直到今天我才有時間讀《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這篇文章出自於我的個人經驗和閱讀法案的心得,與擔任的職務無關。 如果最近注意一下網路的資訊,有幾件事該注意一下: 有許多人在社群平台,如Facebook或是其他網路看到一些廣告,而這些廣告可能是要你支持台灣農產品、台灣製的產品,結果你收到時,上面還寫著簡體字,通常這是所謂的一頁式廣告詐騙,而行政院的消費者保護會在 2019 年時就有新聞稿在警告「 一頁式廣告詐騙多 小心查證保障多 」,之後像公視或是其他單位都有相關的活動在提醒大家小心這類廣告。但目前這些廣告其實多數不易處理,因為不容易取證、保留證據,等到追查到時已經找不到對方了。 有不少親密照片與影片在情侶分手後,被報復性的上傳到情色網站或透過即時通訊傳到親友的帳號裡,或是被洩露個資,遭到公開的霸凌。 之前有一個專題:「 青春煉獄:網路獵騙性私密影像事件簿 」,光是讀完這個專題報導我就覺得受傷。 有人使用 Deep Fake 把台灣名人的臉部照片合成至色情影片再上傳至色情影片平台,今年 7 月才被判刑。 還有許多創作者藉由網路分享作品時,被人盜用,甚至有國外的使用者修改台灣人的作品去參與比賽還獲獎。 有一次打電話問某個部會,如果消費者在國外電子商務平台買東西,但資料被外洩怎麼辦?雖然政府願意協助,但衡量至國外打官司的時間和成本,就會讓人卻步。 有些行為在現實世界裡有法...

2024年的閱讀報告,還有電子閱讀器心得

與往年一樣,在年底或年初分享自己過往一年的閱讀記錄。較以往不同的地方在於,閱讀的媒介變多了。以往我把 Google Playbook定位在讀工作上的報告PDF,所以打開它的機會只有在讀報告的時候,但今年在平板上用 Google Playbook 上閱讀完 《巴別塔學院》 後,決定之後都使用電子閱讀器讀電子書。 目前所有的電子書閱讀器 除工作用的平板電腦被我拿來閱讀小說外,我原本就有一台MooInk、Kindle,今年多採購一台 Kobo 的Libra Colour,希望開啟彩色電子書的開始。買Kobo的電子閱讀器還有另一個原因,Kobo平台上可以購買英文電子書,有時我希望在車程上讀英文書或讀中文書時,不希望身上有太多電子產品,Kobo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所以我在 Kobo 上的第一本英文書是 《WEB 3》 。 所以這些工具的定位是: mooInk:單色,閱讀中文電子書。 Kobo Libra Colour:彩色,閱讀中英文電子書。 平板:用 Google Playbook 閱讀中英文PDF、電子書、電子雜誌,同時有 Readmoo與 Kobo APP。 Kindle:單色,英文電子書,目前已無法使用,但這是當時主管送給大家的禮物,每個人都有一台,開啟我英文電子書的使用經驗,也讓我在去Vanuatu的路上有書可讀。這台對我具紀念意義,所以留著。 但我現在沒有出國開會的機會,也很少去港澳,所以多在通勤時、剪髮時、休息時閱讀電子書。 在使用心得上,每次讀完平板都非常累,PDF的限制也無法在上面做太多記錄,電子書則受限於DRM,所以就算有劃線,也只留下空白。 Kobo的軟體整合做得最好,也可以購買中英文書籍,外出時也不用帶太多機器,如果有 Pocket 的帳號,還可以把網路上的文章存入Pocket,再用Kobo慢慢閱讀。Kobo同時也可以連結 Google Drive、Dropbox,讓使用者閱讀PDF文件,但我自己的感受是不佳,尤其是英文PDF的效果真的不好。另外,我很難把Kobo上的畫線分享出來,只能在自己的閱讀器上瀏覽,相較之下,mooInk 的分享機制做得很不錯。 在經過最近一次更新後,mooInk 的網路連線功能好很多,不像以前在休眠後就得重開機連網路。我現在還是會在 Readmoo 上買書,因為它的閱讀獎勵機制對喜歡閱讀的我是有吸引力的,只要點數足夠,就可以再兌...

To Regulate or Not to Regulate? About AI technology

I borrowed the title of the forum this afternoon . Actually, I attended two webinars about AI today.  One forum focused on the debate about regulating AI development in Taiwan. The discussion was fruitful, as the panellists shared their experiences and knowledge about different AI regulations across various countries. Besides Taiwan, they discussed the European Union, the US, Korea, and China. Korea, for instance, published their "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Establishment of Trust" (AI Basic Act) at the end of 2024. However, before this, the Korean government had already established good data governance through three essential acts: the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Act, the Network Promotion Act, and the Credit Information Act. These laws, along with their MyData applications, built a strong foundation for strategies like the Data Dam, a centralized platform for securely collecting, storing, and processing large-scale data, which supports AI de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