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試讀]最好的時光(上冊)

在二十歲的時候,和一群朋友在聊天的過程中,我提到不同的生命個體是平行線,卻不小心的有了交集,然後各自發散。另一個平時思考方式較理性的朋友說:「兩條線在發散後,還是會在產生交集的。」
十年後,我發現,只要是生存在這個地球上的生命,彼此就產生了交集,更別提有人告訴我,所謂的日月萬物是我們之間的集體意識所產生的現象。
在讀了半冊的《最好的時光》後,更是有這樣的想法。
拿到試讀本時,先讀了附贈的一張人物關係表,從這錯綜複雜的人物表裡可以看出故事裡的主人翁來自於各社會階層,是基於人性所營造出來的故事。
在上冊裡,我們大概知道有一場車禍的發生,但讀者在讀完上冊後都還是無法知道車禍發生的實際原因,只知道有一群人因為這場車禍而連結在一起,這群人同樣的都面臨了各自人生中的一個轉換點:結婚、與地下情人分手、與分隔多年的老情人見面、進行一段剛開始的戀情、離婚、面試......等這些大事,卻有可能因為這場車禍,而改變了原本的人生劇本。
有趣的地方在於作者安排的了生活在光鮮亮麗的上流社會中的人們,曝露了他們生活中的黑暗面,在養尊處優的習性裡,他們認為用錢可以買斷一切,包括因為激情所犯下的錯誤,背叛了看似百依百順的妻子,又或是在結婚前的單身派對闖了禍,反遭勒索,最後趕不上自己的婚禮。還有男人對女人的不尊重及猜忌等人性的黑暗元素,出現在這群上流社會的人們生活裡。
另外還有一群人,他們的生活沒有不是被蕾絲花邊綴飾,相對於前面說「上流社會中的人們」,他們的生活方式較為辛苦,要什麼都要靠自己努力去掙,但在作者的安排下,他們是努力生活的,較為真實的一群人。
唯一透露出後續線索的,大概就是原本可以離開現場的醫生,因為他的職業道德,反而留在現場,改變了他的一生。而他會在現場,只因為他載著打算分手的對象到執業的診所去,但平時是不會在那條路上出現的。
車禍是怎麼發生的?其實從上冊的劇情就可以略知一二,作者很巧妙的,把各種可能會導致車禍發生的原因集合在同一時間發生,只是哪個才是主要原因?到目前為止沒有人知道。
交集發生後,人生的路線已不再相互平行,儘管發散的行進著,但在交集的當下就已留下對彼此的記憶,只要在這個地球上,就還是會有再交集的一天。
書名叫《最好的時光》,到目前為止,我所讀到的,是主角們從光鮮亮麗的生活中,硬是被塞進最黑暗的時光中,不斷的後悔、猜忌和自責。
也許在作者的原意下,是告訴讀者們不管是哪個社會階層,都是相互影響的,人的道德品行與所處的社會階層並不相關。
還沒讀到下冊,也許是出版社擔心我把劇情透露太多。
我猜測,在讀完這一整套書,只會證實黎明與黑夜交替的那瞬間才是最美好的時光,當然,對某些人來說,最黑暗的時刻才是最清楚明白的時刻,也許刺眼的讓人不敢睜不開雙眼,最後,這才是他們的最好的時光。

在這篇文章進入Blog的那個早晨,醒來前,我做了個夢。夢中的我在一間廢棄的工廠裡,準備進行拍照的工作,場景不知什麼原因是褐紅色的。二十歲時的那群朋友,陸續的出現在我夢裡,他們都告訴我,自己過得很好、很快樂,有些則帶了別人的訊息給我,有的要當媽媽了。
有時我會想,二十歲的那段時光大概是我一生中所謂最好的時光,沒有太大的生活壓力,和朋友們遊山玩水又或專心在書堆裡。夢醒來後,我想,那些人真的可以不用去惦記了,這個夢是潛意識的告訴自己,十年前後,在意的事已經完全不同。不論是黑暗或光明,我應該讓每一刻當下都是自己人生中最好的時光。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為什麼我支持《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

在經歷許多次反抗台灣政府所立的網路相關法案後,我其實沒想過除了《數位通傳法》草案外,我還會再支持另一部法律草案,雖然 《數位通傳法》草案還壓在某處,但如果有人讀過《數位通傳法》的草案,再讀這部《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就會知道這部草案的重要性,而且也可以顯示台灣網路使用者的成熟度,更重要的,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引入國際網路治理多方利害關係人機制的法律草案,而且是用在正確的地方。 有興趣想知道我在讀法條時的筆記和當下的感想,可以看我這則  Tweet 。這篇不使用逐條讀法條的方式來寫,因為那會讓人昏昏欲睡,我也不去比對歐盟《數位服務法》,因為我在讀《數位服務法》草案時,該草案特別強調是加強歐盟 E-Commerce Directive  ,而不是取代它,而且更多著重在預防盜版、仿冒,保護消費者的法案。所以當有輿論提到參考自《數位服務法》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限縮言論自由時,我其實是一頭問號的,但一直到今天我才有時間讀《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這篇文章出自於我的個人經驗和閱讀法案的心得,與擔任的職務無關。 如果最近注意一下網路的資訊,有幾件事該注意一下: 有許多人在社群平台,如Facebook或是其他網路看到一些廣告,而這些廣告可能是要你支持台灣農產品、台灣製的產品,結果你收到時,上面還寫著簡體字,通常這是所謂的一頁式廣告詐騙,而行政院的消費者保護會在 2019 年時就有新聞稿在警告「 一頁式廣告詐騙多 小心查證保障多 」,之後像公視或是其他單位都有相關的活動在提醒大家小心這類廣告。但目前這些廣告其實多數不易處理,因為不容易取證、保留證據,等到追查到時已經找不到對方了。 有不少親密照片與影片在情侶分手後,被報復性的上傳到情色網站或透過即時通訊傳到親友的帳號裡,或是被洩露個資,遭到公開的霸凌。 之前有一個專題:「 青春煉獄:網路獵騙性私密影像事件簿 」,光是讀完這個專題報導我就覺得受傷。 有人使用 Deep Fake 把台灣名人的臉部照片合成至色情影片再上傳至色情影片平台,今年 7 月才被判刑。 還有許多創作者藉由網路分享作品時,被人盜用,甚至有國外的使用者修改台灣人的作品去參與比賽還獲獎。 有一次打電話問某個部會,如果消費者在國外電子商務平台買東西,但資料被外洩怎麼辦?雖然政府願意協助,但衡量至國外打官司的時間和成本,就會讓人卻步。 有些行為在現實世界裡有法...

從開放式電子紙閱讀器的需求來談資料可攜與互通性

這個炎熱的周末,我沒有外出,而是在家中閱讀。「閱讀」在日常生活中很重要,不管是讀社群媒體的文字或是書籍裡的文字,我是一個貪讀的人。然而就像個體經濟學裡的公式,欲望無窮,卻受限於(Subject to)空間大小,我不得不縮減藏書的空間,曾一度堅持只有商管書籍才買電子書,才能擁有更多擺放文學或小說書籍的空間。但在通勤、旅途中,還是希望有一本可以滋潤心靈、滿足想像空間的書籍可以度過極度乏味,且蜷縮在經濟艙無法伸展的四肢,或躺在醫院蒼白充斥著苦難人生氣味的病榻上,能因為作者的文字而使思緒不受現實限制而飛舞在另一個世界中,不是被吞沒在黑暗狹窄的機艙座位或藥水味的病房,又或是日復一日無起伏的日常生活中。小小的電子閱讀器裡的書櫃是心靈的另一個寄託,於是我在電子出版平台上買了吳爾芙的《論自我與寫作》、《自己的房間》,去年在病床上讀了《「我反對!」不恐龍大法官RBG第一手珍貴訪談錄 》引起護理師們的好奇,問我為什麼不滑手機而是一直在讀電子書。 我的第一台電子閱讀器是 Amazon Kindle,是當時的上司送給工作單位每個員工的禮物。那陣子我準備出發去柏林,我收到了閱讀器實在開心不已。當時已在考慮採購電子閱讀器,但在各家閱讀器間糾結,受限於各家閱讀平台與閱讀器及預算限制,我必須精打細算。由於自己已經有平板,所以覺得平板電腦暫時就夠了,所以一直沒有動手採購,直到上司把閱讀器放到我手中,才知道使用電子閱讀器實在太愉快,沒有被干擾、就是專心的閱讀,享受作者的文字。第二台是 Readmoo的第一代MookInk,Kindle當時只能閱讀英文書籍,我還是習慣讀中文,閱讀中文的速度比較快,也更容易產出心得,所以我還是購買中文電子閱讀器。我常在登機坐定可以開啟電子產品後,就開起閱讀器閱讀,它成了我的行動書櫃。近期也買了Kobo的彩色電子閱讀器,主要的原因在於,我可以在Kobo的平台上買到我需要的外文書籍,我不需要把中英文書籍分兩個閱讀器,而Kobo的軟體介面整合的不差,例如有些文章可以暫存到Pocket裡,我可以在通勤時閱讀短文。 電子書還是有電子書的限制,因為不同不台的閱讀器並不互相支援,所以我在 Google Playbook 購買的電子書,無法輸出至 MooInk、Kindle、Kobo 的電子閱讀器中,我在博客來、Google Playbook購買的電子書,也只能使用平板閱讀。在電子書還沒...

面對平台隱私變革:使用者的角色轉變與應對之道

在 X (原 Twitter)這個曾經是自由言論的社群媒體上,因該平台最近改變隱私條款,以致於又興起一股使用者搬到其他社群平台上的浪潮,這是很熟悉的場景,從 Facebook 的言論管制,到 X 目前讓被封鎖的使用者自討沒趣的去看封鎖他的人的訊息。我開始在想,在這一次又一次的搬遷潮裡,我學到什麼。 Google 曾經提供一個名為 Google Reader 的服務,使用者可以自訂資訊來源,將有提供 RSS 服務的網站或 Blog 資訊加入其中。當時,許多網站或 Blog 都提供 RSS 服務,讓使用者能方便更新資訊來源。然而,隨著社群平台的興起,越來越多使用者開始利用社群媒體的演算法來獲取資訊,Google 最終在 2013 年停止 Google Reader 的服務。這使得一些使用者選擇依賴社群平台提供的資訊,而另一些人則轉向其他類似的 RSS 閱讀服務,例如 Feedly。Google 停止 Google Reader 的一個好處是,其他類似的平台得以有機會生存,而不再由 Google 壟斷這類資訊來源的服務。 最近 Google 反對紐西蘭的新聞議價法案 (Fair Digital News Bargaining Bill),這件事的後續影響可能是 Google 會移除資料庫中紐西蘭新聞的來源。此外,Google 和 Meta 也因類似的法案移除過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新聞內容。 這代表網路使用者不應該再如以往般依賴搜尋引擎、社群平台取得資訊來源,而是開始建立及掌握自己的資訊來源,對於新聞媒體而言,應該著力於提供品質良好的新聞,讓使用者願意付費訂閱,而不是使整個新聞版面充斥廣告,依賴廣告收入,讓使用者無法取得要閱讀的資訊,也讓廣告服務平台掌控收入來源,而有些新聞網站的版面看起來更像是內容農場一樣。 我使用 Twitter 已超過十年,有很長一段時間迷失於Facebook此類社群平台上的互動,直到我感受到社群平台的公開性,使某些惡意的使用者會追蹤社群平台內容,造成隱私隱憂時,便決定不再使用 Facebook,也改變我使用社群平台的策略,讓不同平台有不同的功能,也因為這樣,服務平台變動使用者服務條款或隱私權條款,對我並沒太大影響。 至於使用者們擔心 X 平台使用使用者內容訓練人工智慧,在講究著作權、智財權的年代,這乎是要發展人工智慧服務的平台會做的事。目前的平台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