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第一年在舉辦教育農民的課程時,因為覺得這是免費且對農民與農企業來說算是一個福利,我向公民新聞網申請一個帳號,同時也把它定義在對外宣傳的管道之一。自97年到99年一直都還算順利,但一直到100年,也就是今年,出現了一些不必要的紛爭,而這樣的紛爭來自於就是公民新聞網對網站自身的經營方式定義和自稱公民記者本身的素質。
台灣的農業一直有一個奇怪的狀況,大抵是產銷的環節各有些問題,又或是一窩蜂的狀況,常常會有生產過剩又或是生產不足,造成國外(不是只有中國)要下大訂單卻訂不到產品;國內卻有生產過剩,老農與小農們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滿腹苦情不知道要向誰訴說的狀況。
好在還有許多有為青年出現幫他們發聲,或是為了希望政府重視而採取了激烈的手段,結果要漂白卻漂不回來了。
基於我們所承接的計畫屬性,每年我們都會辦一些教育訓練,課程的內容分屬財務規劃以及大家都很喜歡的創新行銷,也感謝我的朋友們常會提供一些相關新聞,我也都還能Catch到時事。
台灣的農業一直有一個奇怪的狀況,大抵是產銷的環節各有些問題,又或是一窩蜂的狀況,常常會有生產過剩又或是生產不足,造成國外(不是只有中國)要下大訂單卻訂不到產品;國內卻有生產過剩,老農與小農們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滿腹苦情不知道要向誰訴說的狀況。
好在還有許多有為青年出現幫他們發聲,或是為了希望政府重視而採取了激烈的手段,結果要漂白卻漂不回來了。
基於我們所承接的計畫屬性,每年我們都會辦一些教育訓練,課程的內容分屬財務規劃以及大家都很喜歡的創新行銷,也感謝我的朋友們常會提供一些相關新聞,我也都還能Catch到時事。
在辦這個課時,我也是膽顫心驚,前三年只負責推廣,今年負責設計創新行銷課程。也因為每年的問卷都是我在整理,所以還知道聽眾們渴望能由哪些講師來分享創新行銷的經驗。
課程設計並得到同意公布後,我便到相關的網路平台去做推廣,特別是之前常使用的公民新聞平台,他們有一個農業新聞專區,感覺上也有不少相關的農業新聞在上面刊布,雖然總有些讓我看了三條線掛在臉上的怪新聞,但大抵上也算是宣傳管道,今年也就繼續使用了這個平台。想不到,一個自稱公民記者的非相關領域記者,讓我對這個平台扣了幾分。由於我在宣傳內容裡已明確定義在農民與農企業,並不希望多餘的媒體去做報導,加上每年的創新課總是座無虛席,我們都會開宗明義的要求農民及農企業優先受理。
這位記者女士打來便表明身份是公民新聞網的記者,並要求到現場參與,以便幫我們做宣傳,並能以不同的角度來做報導。
當我問了她平時是負責哪一方面的新聞?有無記者證明?她十分粗暴的回答,她是公民記者,而她平時負責的新聞並非農業新聞,同時,在這樣自家的平台上,連新聞訊息內容也不好好讀清楚,還說:「我找不到貴單位的名稱」眼睛真大。
基於聽眾們都要坐到地板上去了,我只能拒絕她。加上她口語的態度是:「我是記者,我有權利採訪。妳沒有權利拒絕我。我採訪妳,是妳的榮幸。」
本人素來討厭自認是無冕王的記者,妳是記者又如何?妳是農民嗎?是農企業經營者嗎?妳的報導真的有利於農民嗎?還是只是讓妳找個藉口找政府麻煩?向管老師反應後,事情不了了之。
最近一次,則發生在上星期五,這件事我也有不對的地方,但這位打電話給我的先生,我要勸你,不該為了反對而反對,這樣只會害到那些瀏覽者,他們少了一個管道知道一個免費的課程。
我不對的地方在於,我只是把課程的內容、上課時間、地點、議程寫在裡面,基於公民新聞台的角度,他們認為這是招生簡章,他們要的是事件的報導而非招生簡章。
每個平台都有不同的遊戲規則,以前你讓我放,今年你不讓我放,用這個理由,我就當你改了遊戲規則。但這位先生之後說的話,讓我覺得,他這一切只是單純針對政府單位所做的抗議舉動:他說:
我覺得我被威脅了。也許這位管理者平時閱讀多了小農受到不公平對待的報導,便對行政院農委會的相關新聞都抱持著反感。平台經營者有自己的風格無妨,但請在說話及決策前衡量後果,得利與受損失的,是哪些人?
由於公民新聞網已表明不歡迎張貼招生簡章,而我們分析了往年從公民新聞網過來的民眾及瀏覽量並不多,再加上年初與那位女士、星期五打電話給我的那位先生的態度與措辭後,我們決定不會再使用公民新聞網這個平台放送這樣的免費課程訊息。
雖然大家都心知肚明,農夫們農忙之餘哪來的時間上網?
只能可惜這個管道的閱讀者,儘管沒來報名,卻也不會再在該頻道取得這樣的訊息。
於是我懂得一件事,為什麼民眾總找不到政府的資源?一來是,政府網站的確不好用,有很多隱藏的資訊,二來是媒體依自己或經營者個人的偏好去選擇要刊登文章,去塑造某人是神,某人是混蛋,某單位只領錢不做事。很自然的,宣傳管道少了,民眾找不到福利,還不罵政府嗎?這點,媒體也要擔點責任吧!
我自己寫部落格,所以很清楚隨便的一個blogger要自稱是媒體是很容易的事。你應該是讓人家公認你是一個媒體,而不是你自溺、自High,只為小眾服務,如果你真的覺得,這樣口語上欺負執行單位,逼迫我們把課程下架,並以此沾沾自喜的話,那實在很令人遺憾,同時,也請你想想那些沒機會看到課程訊息的人們,想想你的意氣用事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課程設計並得到同意公布後,我便到相關的網路平台去做推廣,特別是之前常使用的公民新聞平台,他們有一個農業新聞專區,感覺上也有不少相關的農業新聞在上面刊布,雖然總有些讓我看了三條線掛在臉上的怪新聞,但大抵上也算是宣傳管道,今年也就繼續使用了這個平台。想不到,一個自稱公民記者的非相關領域記者,讓我對這個平台扣了幾分。由於我在宣傳內容裡已明確定義在農民與農企業,並不希望多餘的媒體去做報導,加上每年的創新課總是座無虛席,我們都會開宗明義的要求農民及農企業優先受理。
這位記者女士打來便表明身份是公民新聞網的記者,並要求到現場參與,以便幫我們做宣傳,並能以不同的角度來做報導。
當我問了她平時是負責哪一方面的新聞?有無記者證明?她十分粗暴的回答,她是公民記者,而她平時負責的新聞並非農業新聞,同時,在這樣自家的平台上,連新聞訊息內容也不好好讀清楚,還說:「我找不到貴單位的名稱」眼睛真大。
基於聽眾們都要坐到地板上去了,我只能拒絕她。加上她口語的態度是:「我是記者,我有權利採訪。妳沒有權利拒絕我。我採訪妳,是妳的榮幸。」
本人素來討厭自認是無冕王的記者,妳是記者又如何?妳是農民嗎?是農企業經營者嗎?妳的報導真的有利於農民嗎?還是只是讓妳找個藉口找政府麻煩?向管老師反應後,事情不了了之。
最近一次,則發生在上星期五,這件事我也有不對的地方,但這位打電話給我的先生,我要勸你,不該為了反對而反對,這樣只會害到那些瀏覽者,他們少了一個管道知道一個免費的課程。
我不對的地方在於,我只是把課程的內容、上課時間、地點、議程寫在裡面,基於公民新聞台的角度,他們認為這是招生簡章,他們要的是事件的報導而非招生簡章。
每個平台都有不同的遊戲規則,以前你讓我放,今年你不讓我放,用這個理由,我就當你改了遊戲規則。但這位先生之後說的話,讓我覺得,他這一切只是單純針對政府單位所做的抗議舉動:他說:
「我看妳每一篇文章的開頭都是行政院農委會、行政院農委會(不知道他重覆了幾次),妳知道這樣會引起瀏覽者不良的觀感。」之後,我想他大概是壓抑很久吧!用一種壓抑的客氣說:
「所以,妳要自己下架文章,還是我幫妳下架?」
我覺得我被威脅了。也許這位管理者平時閱讀多了小農受到不公平對待的報導,便對行政院農委會的相關新聞都抱持著反感。平台經營者有自己的風格無妨,但請在說話及決策前衡量後果,得利與受損失的,是哪些人?
由於公民新聞網已表明不歡迎張貼招生簡章,而我們分析了往年從公民新聞網過來的民眾及瀏覽量並不多,再加上年初與那位女士、星期五打電話給我的那位先生的態度與措辭後,我們決定不會再使用公民新聞網這個平台放送這樣的免費課程訊息。
雖然大家都心知肚明,農夫們農忙之餘哪來的時間上網?
只能可惜這個管道的閱讀者,儘管沒來報名,卻也不會再在該頻道取得這樣的訊息。
於是我懂得一件事,為什麼民眾總找不到政府的資源?一來是,政府網站的確不好用,有很多隱藏的資訊,二來是媒體依自己或經營者個人的偏好去選擇要刊登文章,去塑造某人是神,某人是混蛋,某單位只領錢不做事。很自然的,宣傳管道少了,民眾找不到福利,還不罵政府嗎?這點,媒體也要擔點責任吧!
我自己寫部落格,所以很清楚隨便的一個blogger要自稱是媒體是很容易的事。你應該是讓人家公認你是一個媒體,而不是你自溺、自High,只為小眾服務,如果你真的覺得,這樣口語上欺負執行單位,逼迫我們把課程下架,並以此沾沾自喜的話,那實在很令人遺憾,同時,也請你想想那些沒機會看到課程訊息的人們,想想你的意氣用事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留言
發佈留言
請勿匿名留言,待審核後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