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簡稱WEF)2015-2016的全球競爭力(Gloabal Competitiveness Rank,簡稱GCR)排名報告出爐了。台灣今年較前年下降一名,在國發會上有簡單的解讀(連結),有興趣的人可以至WEF的報告頁面瀏覽。
報告中都有詳細的解說,這一、兩年,我會再觀察報告中的:不利經商因素(The most problematic factors for doing business),將一個經濟區域中最不利經商的16個項目整理起來,評估最不利到較不利來做排序。於是把2011至2016年歷年報告中關於台灣的資料整理起來,得到下表:
另外整理了一張表(連結),但是在Blog中以圖片的方式顯示。在圖片中以淡紅色表示最不利經商的因素,淡黃色為不利經商的第二大因素,第三大不利因素則以淡綠色標示。
在這些因素中,政策的不穩定性(Policy instability)在這五年內報告中都是台灣最不利經商的因素。其次是低效的政府官僚(Inefficient government bureaucracy)從2011-2012、2013-2014、2014-2015、2015-2016這四個年度的報告裡一直都是第二不利因素。其次則依照當年度的時事與政策可能稍有影響,例如在2011-2012年的報告中,通貨膨脹是第三項不利因素,但當年度因為歐債的影響,可以看到如稅率、對外幣的管制,都是影響較高的因素;在2012-2013年的報告中,勞工規定成了當年的第二大不利因素,原因在2012年,勞委會提出了2012至2016「就業有力,權益有靠,福利有贊」勞動政策,調整工時及勞工福利;但若是看到2013-2014、2014-2015、2015-2016這三個年度的報告,創新能力不足即為第三大不利因素,在2012-2013年中,創新能力不足也是第四不利因素。
中午時間先解讀這些內容,其實這類型的報告可以累積幾年,自橫向的時間及縱向的各因素來比較,常常會得到許多有趣的心得。
留言
發佈留言
請勿匿名留言,待審核後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