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參與幾堂NII與台權會所辦理的的網路治理課程裡,總是不時被提醒: 在網際網路的世界裡,永遠是WINNER TAKES ALL. 只要有第一家服務出現,就別想當第二,因為不會有第二。
當Dropbox出現後,有提供 30GB免費服務的 COPY,最後出現了Google Drive(不談台灣的Hinet什麼的)。最後,COPY的服務收掉了,Dropbox雖然最初是由病毒行銷打下市場,但近期除了資安問題一直出包外,它也不再是當初的獨角獸。我甚至覺得Google、Amazon會在家用市場開戰,勝利者就可能的雲端儲存會把整個市場吃掉。
也許有不少人聽過Hotmail,這也是曾經紅極一時的郵件服務,剛開始申請時還有10MB的郵件空間,也是透過病毒行銷的方式拓展使用者市場,但當Google Mail(現在的gmail)出現,Hotmail服務也消失了,日後是否還有郵件服務,可能還未確定。
另外如 Evernote ,這幾年來一直沒有新服務出現,甚至還收掉一些,對手還是Google Keep或其他工具,加上近期為了發展AI和機器學習,還糟糕的準備讓(部分)員工去讀使用者儲存的資料,最糟糕的是公關手法低劣,雖然最後不會更改政策,但已完全喪失客戶信任(明年不打算續了)。
Pocket (原本的 Save it later)、Pinterest等曾經熾手可熱的服務,也漸漸聽不到音量。
Twitter、Facebook的使用者也出現高齡化現象,Snapchat 和 Instagram 或其他服務有更多年輕族群。Google在社交平台這領域做得很差,而 Instagram 已被 Facebook 購併。
目前觀察到這些狀況,很可怕的是Google 將會占據很多人的生活,如果有天,Google停止這些服務將會是什麼情況?當初Google Reader 停掉,我找了很久才用 feedly ,但不是很喜歡。
回到最近和沛的事件,公司營運本來就有風險,更何況是新創公司呢?所以看得出來,不少人還是喜歡旁觀他人之痛苦。
日後取得整個市場的優勢者,可能如吳國維前執行長所言:真正決定勝負的都懂系統運作的人。最後反思台灣,會有什麼產品或服務會取得市場先機呢?
當Dropbox出現後,有提供 30GB免費服務的 COPY,最後出現了Google Drive(不談台灣的Hinet什麼的)。最後,COPY的服務收掉了,Dropbox雖然最初是由病毒行銷打下市場,但近期除了資安問題一直出包外,它也不再是當初的獨角獸。我甚至覺得Google、Amazon會在家用市場開戰,勝利者就可能的雲端儲存會把整個市場吃掉。
也許有不少人聽過Hotmail,這也是曾經紅極一時的郵件服務,剛開始申請時還有10MB的郵件空間,也是透過病毒行銷的方式拓展使用者市場,但當Google Mail(現在的gmail)出現,Hotmail服務也消失了,日後是否還有郵件服務,可能還未確定。
另外如 Evernote ,這幾年來一直沒有新服務出現,甚至還收掉一些,對手還是Google Keep或其他工具,加上近期為了發展AI和機器學習,還糟糕的準備讓(部分)員工去讀使用者儲存的資料,最糟糕的是公關手法低劣,雖然最後不會更改政策,但已完全喪失客戶信任(明年不打算續了)。
Pocket (原本的 Save it later)、Pinterest等曾經熾手可熱的服務,也漸漸聽不到音量。
Twitter、Facebook的使用者也出現高齡化現象,Snapchat 和 Instagram 或其他服務有更多年輕族群。Google在社交平台這領域做得很差,而 Instagram 已被 Facebook 購併。
目前觀察到這些狀況,很可怕的是Google 將會占據很多人的生活,如果有天,Google停止這些服務將會是什麼情況?當初Google Reader 停掉,我找了很久才用 feedly ,但不是很喜歡。
回到最近和沛的事件,公司營運本來就有風險,更何況是新創公司呢?所以看得出來,不少人還是喜歡旁觀他人之痛苦。
日後取得整個市場的優勢者,可能如吳國維前執行長所言:真正決定勝負的都懂系統運作的人。最後反思台灣,會有什麼產品或服務會取得市場先機呢?
留言
發佈留言
請勿匿名留言,待審核後才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