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使用 RSS Reader 戒除社群平臺上癮症

Photo by Adli Wahid on Unsplash

當 Google 停止 Google Reader 服務時,對我造成了困擾。以往我可以藉由 Google Reader 閱讀一些部落格、新聞資訊,藉由社群平臺朋友們的引導,可以看到更多平台的資訊,再自己選擇是否訂閱。當大家完全依賴社群平臺的資訊時,Google Reader 就停止了服務,並讓使用者匯出資訊到其他平台,例如我現在使用的 Feedly

在使用很長一段時間免費版的 Feedly 後,在 2019 年決定付費,主要原因如下:
  1. 提供搜尋、畫線、分類、註記等功能
  2. 可以直接在閱讀介面上把內容寄給好友或分享至社群平臺(Facebook、LinkedIn、Twitter...等)、Evernote、Pocket 等服務上存檔。
  3. 把介面調整成對眼睛較舒服的顏色
  4. 身為讀者,可以專心的閱讀完整內容
  5. 不需要再看到亂七八糟的網路廣告
  6. 不會被演算法干擾
  7. 身為作者,只要專心提供優良的內容品質,而不是有沒有人來看網站中的廣告
當愈來愈多的文字內容在網際網路上可以閱讀後,有些人認為平面媒體或傳統的媒體會消失,但這也是平面媒體和舊型式媒體的轉型機會,因為他們多數人比一般文字撰寫者擁有更嚴謹的文字及編輯訓練,這是他們的優勢,而數位化是工具,妥善運用工具,就可以讓具有優勢的媒體跑得更快,這是網際網路的特性,如果體質夠好,網際網路會讓你占盡優勢;如果先天不良又後天失調,就可能會讓整個服務消失。

由於網際網路使用者過度依賴社群平臺、即時通訊軟體的演算法餵養,於是所接收到的訊息來源會愈來愈單一及固定,也會讓人在同溫層中失去查證事實的動力;對內容提供者來說,過度依賴社群平臺的協助傳播,就不得不付費靠社群平臺推廣,原本是因為品質優良的內容而吸引讀者,卻幾乎倒果為因,先吸引讀者進入網站,而沒有心思提供好的內容,也陷入惡性循環,為了增加收入,在網站的版面上放上多則廣告,讓演算法去污染你的視覺畫面。

漸漸的,有許多網站不再提供 RSS 或 ATOM 讓讀者訂閱,或是根本不再維護,有些網站只提供部份的資訊,逼讀者一定要去他們的網站上閱讀,例如台灣中央社的重點新聞所提供的 RSS,我每次看到那行:「此摘要項目的內容經過刪剪,請瀏覽我的網站以檢視全部連結和內容。」這種直接翻譯不經修飾的文字,都會讓我忍不住笑出來:


在 RSS 裡提示這樣的文字其實是一種冒險,但對於閱讀者來說,他了解需要到原本的網站去閱讀這則新聞。有些 RSS 則不會提示類似的文字,例如下圖是 iThome 的新聞內容,如果不是因為了解 iThome 的報導不可能只有幾行字,我可能也不會再開啟視窗到其原始網站去。


我覺得閱讀是極度私密的事,因為它會顯示一個人的喜好、個性,所以可以從他人的閱讀清單、分享的內容去大概知道這個人在網路上,試圖營造的形象是什麼,不過這是個人選擇是否公開。

以閱讀者的身份,我很希望這些媒體內容網站多著重於自己的內容品質,參考統計數據了解網站使用者的喜好、提高內容的品質或是網站的親和力,而不是去營運及操作網路廣告、搜尋引擎排序;畢竟又不是花納稅人錢的公部門 (計畫) 網站,需要看那些統計數據或用這些數據來證明自己需要有一個網站。

很重要的畫線、分類、註記功能

並不是所有的網站都提供 RSS 或 ATOM 訂閱的服務,但我覺得自己需要一個服務,可以讓我把網站上的文章收取下來,讓我畫線、註記感想,日後可能成為我寫文章的參考資料之一。Evernote 有提供 Web Clipper 的服務,可以在瀏覽器上安裝套件,它會幫使用者把畫面上的廣告都清空,只留下文章,我們就可以在上面畫線、駐記,存檔後就是存在 Evernote 的伺服器上。

熱門的寫作社群平臺 Medium 也有畫線、註記留言的功能。作者可以看到讀者標記的內容、回饋,作者和讀者都能互動:

Evernote 的使用者需要付費來增加自己的儲存空間,也曾為了想開發人工智慧,甚至要侵犯使用者的隱私;而 Medium 除了需要付費閱讀外,使用者在畫線、註記的內容也僅限 Medium 上的文章,儘管 Medium 上的文章有不少的品質都是非常優良的,但其演算法也只會讓使用者固定在  Medium 平台上,同而畫線註記的文章,在之後是不容易找回來的,等於是畫線後就忘了。

後來因為參與了 Don Tapscott 和 INSEAD 在 Coursera 的區塊鏈線上課程,他們在課程裡希望大家可以多交流,但 Coursera 的課程介面較為個人化,很多時候都是一個人在看線上的影片,所以 Don Tapscott 在課程開始之初便要大家學習使用 Hypothesis 網站,他們在裡面建立了一個課論區塊鏈課程內容社團 BRMOOC,在 Hypothesis 網站上註冊一個帳號,並在瀏覽器上裝上套件,登入後就可以在頁面上畫線或加上自己的看法,這些文字會被儲存在 Hypothesis 裡。可以在上面分享所看到的文章,並進一步的連結課程的學生,藉由 Hypothesis 的平台交流、討論,除了網頁上的文字外,PDF 也是可以註記的。

這些畫線、討論的內容不會影響到原始文章,也不會干擾閱讀,也不需要像 Evernote 一樣擷取網站全文。Hypothesis 可以在不同的網站上使用,而且可以建立不同的群組、設定公開與否。使用者或是社團的成員就可以專心的在上面討論,而不用擔心會有廣告或訊息干擾的情況出現。下圖以藍色線框框起的部份就是使用在 Chrome 上安裝 Hypothesis 工具時會出現的畫面:


Hypothesis 也有提供 API 和程式檔案讓大家檢視、使用,只是目前我使用的 Blogger 平臺沒有這樣的功能,這也是我先前會搬到 Medium 上的原因,但 Medium 愈來愈封閉後,我還是選擇回到 Blogger。

戒除社群平臺上癮症

網際網路裡的工具很多,光是社群平臺的形式就有很多種。有些搶得了先行者優勢,於是獨霸網際網路,也造成大量的使用者上癮、互相牽制於同一個訊息平臺中。2018年11月,我在 Freedom Online Coalition 年會上,就親耳聽見一個不怎麼喜歡使用 Facebook 的網路使用者說,他並不喜歡使用 Facebook,但他沒有選擇,因為他的親朋好友們都在 Facebook 上,他不得不使用。我還記得在之後與其他與會者討論替代的方案,例如 twitter 或 Telegram。

而我自己是覺得,生活裡雞毛蒜皮的事太多了,Facebook 上的私人生活其實大同小異,與其把時間用在別人的雞毛蒜皮上,還不如多充實自己所需要的知識與資訊。

這種想法不近人情,但這就是現實。

在我開始付費使用 Feedly 後,雖然不見得每篇文章都會閱讀,會以有提供全文閱讀的文章優先,註記自己的心得、存檔,這對我來說比在社群平臺上寫完心得後,就再也找不到來得方便。曾經想要使用 Hypothesis 來建立線上討論的社團,讓參與者專心在文章及討論上,而不要被演算法、廣告、照片干擾,不過這在台灣可能還不是主流的網路使用方式,所以只是一個人註記、畫線、思考而已,但的確這些工具讓我遠離了 Facebook 上,許多的無病呻吟或影響心理健康的謾罵。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在 2024 年結束前,我想聊聊生成式 AI 應用的影響

大約在 2023年初,因為 ChatGPT 出現,在當時提供我非常大的幫助,雖然那時的 GPT 反應不快,精準度約 80%,但比靠自己有限的英文聽力與對法律文字的理解能力,它提供的協助比當時的 Google Translate 還多,雖然我還是得周末加班處理,別人連假出去玩,我只能在家裡翻譯錄音及重新撰寫文章,但隱約已有不安的感覺:「身為研究人員,依賴這些工具後,我存在的價值在哪裡?」 在工作裡,生成式 AI 協助我翻譯、校正文字、重組文句、擬問卷題目。當我撰寫好一篇內容後,它可以幫我檢查別字(我很容易有別字)、贅字,或是它會協助挑出一般人不易理解的字句,並提供建議,而我會參考它的建議,再調整文章內的字句。它相當於一個輔助的編輯,在我把文章交給編輯前,先調整文章內容,提高可讀性。有時我請它翻譯文章,裡面有我無法理解的句子或字詞,就會請它解釋到我能以白話理解、表達為止。 隨著使用它的頻率增加,我也去聽關於學術倫理與人工智慧的演講。台上的講者提到一位博士班學生一直寫不出論文,在無法延長修業年限的情況下,使用 ChatGPT「編」出一本乍看之下很真實的著作。當時的 GPT 沒有 4o 有多種功能,但正經八百的與人說瞎話的功能已經令人刮目相看。當這本論文到達指導教授的手上,有經驗的教授第一眼就看參考文獻,馬上被教授抓到破綻--參考文獻的中作者根本沒有出版那篇論文。當時已經有預防論文抄襲的判讀系統,避免學生抄襲,但也曾經因為對非英語母語寫作者的寫作方式而誤判的案例。教授給這位博士班學生一個機會重新撰寫他的畢業論文,但最後,這位博士生仍然無法產出論文,除浪費時間外,在學術倫理評價上也被留下污點。 因為這件事,我如果在撰寫文章時有使用 AI 工具輔助,我多會在文末註明,該篇文章是與哪一個 AI 合作產出,我也會讓主管與同事知道,我使用 AI 在工作文件中提供哪些協助,這已成為我個人的習慣。 隨著可以應用的工具愈來愈多,我也看到許多文章、報告裡都出現 AI 工具的痕跡,有時使用者以為其他人看不出來,但這些痕跡很明顯,如果作者能自我揭露,是一件很好的事。當然現在沒有任何規定、規範要求撰寫者這麼做,但聽同事說國外的期刊已經要求作者自我揭露,我想國內應該也會有相關的要求。 在台灣,政府也提供使用生成式AI的參考指引。台灣行政院在 2023 年 8 月底公布由國科會擬定的「 行政院及所屬機...

為什麼我支持《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

在經歷許多次反抗台灣政府所立的網路相關法案後,我其實沒想過除了《數位通傳法》草案外,我還會再支持另一部法律草案,雖然 《數位通傳法》草案還壓在某處,但如果有人讀過《數位通傳法》的草案,再讀這部《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就會知道這部草案的重要性,而且也可以顯示台灣網路使用者的成熟度,更重要的,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引入國際網路治理多方利害關係人機制的法律草案,而且是用在正確的地方。 有興趣想知道我在讀法條時的筆記和當下的感想,可以看我這則  Tweet 。這篇不使用逐條讀法條的方式來寫,因為那會讓人昏昏欲睡,我也不去比對歐盟《數位服務法》,因為我在讀《數位服務法》草案時,該草案特別強調是加強歐盟 E-Commerce Directive  ,而不是取代它,而且更多著重在預防盜版、仿冒,保護消費者的法案。所以當有輿論提到參考自《數位服務法》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限縮言論自由時,我其實是一頭問號的,但一直到今天我才有時間讀《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這篇文章出自於我的個人經驗和閱讀法案的心得,與擔任的職務無關。 如果最近注意一下網路的資訊,有幾件事該注意一下: 有許多人在社群平台,如Facebook或是其他網路看到一些廣告,而這些廣告可能是要你支持台灣農產品、台灣製的產品,結果你收到時,上面還寫著簡體字,通常這是所謂的一頁式廣告詐騙,而行政院的消費者保護會在 2019 年時就有新聞稿在警告「 一頁式廣告詐騙多 小心查證保障多 」,之後像公視或是其他單位都有相關的活動在提醒大家小心這類廣告。但目前這些廣告其實多數不易處理,因為不容易取證、保留證據,等到追查到時已經找不到對方了。 有不少親密照片與影片在情侶分手後,被報復性的上傳到情色網站或透過即時通訊傳到親友的帳號裡,或是被洩露個資,遭到公開的霸凌。 之前有一個專題:「 青春煉獄:網路獵騙性私密影像事件簿 」,光是讀完這個專題報導我就覺得受傷。 有人使用 Deep Fake 把台灣名人的臉部照片合成至色情影片再上傳至色情影片平台,今年 7 月才被判刑。 還有許多創作者藉由網路分享作品時,被人盜用,甚至有國外的使用者修改台灣人的作品去參與比賽還獲獎。 有一次打電話問某個部會,如果消費者在國外電子商務平台買東西,但資料被外洩怎麼辦?雖然政府願意協助,但衡量至國外打官司的時間和成本,就會讓人卻步。 有些行為在現實世界裡有法...

聽死神說故事--偷書賊

書名:偷書賊(THE Book Thief) 作者:Markus Zusak ISBN:9789866973420 作者網站: Markus Zusak 譯者:呂玉嬋 出版:木馬文化 封面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局。 購買於小小書房。 這個夏天讀《偷書賊》和《失物之書》,會在兩本不同的故事裡看到同一個時空背景所發生的故事,同樣是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事,同樣在說文字的力量,但《偷書賊》的節奏比《失物之書》緩慢一些。我盡量不要比較這兩本書,因為這是很無聊的事,但在閱讀的過程裡總驚訝這兩個故事有那麼多巧合之處,不是情節上的相似,而是在人物角色和背景總是有相似或是對立的情況出現。 《偷書賊》的女主角是被德國夫妻領養的莉賽爾,原本也要一同被領養的莉賽爾的弟弟卻死於火車上,莉賽爾在遭受與父母分離及弟弟的死亡後,在精神上受了極大的創傷,幸運的是領養她的父母是故事書中最仁慈的角色,給了莉賽爾完整的愛,不同於此時期裡其他的孩子可能瀕臨餓死或是送入集中營或是在街頭流浪被流彈波及,莉賽爾因為養父母的照顧和周遭的朋友、躲在地下室的猶太人…還有偏愛她的死神。 這個故事的特別處之一,敘述者不是主角或是任何一個書中的角色,而是沒有時空限制,總是旁觀的第三者,特別是在二戰的年代,無所不在的死神,戰場、集中營、巷弄裡,特別的是,這個死神總是想要表現祂冷酷無情和輕蔑人類的一面,但實際上我們從書中讀到的,是祂憐憫人類、輕視、無奈、驚訝人類的個性,也像人類一樣會抱怨工作、具有詩意、幽默感,也就是具有人性的一面: 人類只有在一天的開始與結束時,才會觀察顏色的變化。 但是對我而言,一天當中,每個短暫片刻都呈現出不同的色度與調性。 光是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包含了幾千種不同的顏色:蜜蠟黃、柔絲藍、陰鬱黑。 我是做這行的,當然特別注意顏色的變化。 …她貫徹始終,只要經過三十三號的門口,從沒有忘記吐痰,還會外加一句「死豬」。我發現德國人有個特點:他們真的很愛豬。 這個具有人性的死神成了說書者,祂說著在戰時會發生在任何一個角落的故事,然而我們透過祂的眼睛,看到一個帶著色彩、煙硝味濃厚、心驚膽跳與眼淚的故事,祂不儘是旁觀者,同時也是貫穿整個故事的主要角色之一。 整個故事讀起來有對納粹主義的不滿也有對當時情況的無奈。裡面對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 )的描寫也很貼切,莉賽爾和猶太人麥克斯分別經歷了不同程度的打擊,也產生了同樣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