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使用 RSS Reader 戒除社群平臺上癮症

Photo by Adli Wahid on Unsplash

當 Google 停止 Google Reader 服務時,對我造成了困擾。以往我可以藉由 Google Reader 閱讀一些部落格、新聞資訊,藉由社群平臺朋友們的引導,可以看到更多平台的資訊,再自己選擇是否訂閱。當大家完全依賴社群平臺的資訊時,Google Reader 就停止了服務,並讓使用者匯出資訊到其他平台,例如我現在使用的 Feedly

在使用很長一段時間免費版的 Feedly 後,在 2019 年決定付費,主要原因如下:
  1. 提供搜尋、畫線、分類、註記等功能
  2. 可以直接在閱讀介面上把內容寄給好友或分享至社群平臺(Facebook、LinkedIn、Twitter...等)、Evernote、Pocket 等服務上存檔。
  3. 把介面調整成對眼睛較舒服的顏色
  4. 身為讀者,可以專心的閱讀完整內容
  5. 不需要再看到亂七八糟的網路廣告
  6. 不會被演算法干擾
  7. 身為作者,只要專心提供優良的內容品質,而不是有沒有人來看網站中的廣告
當愈來愈多的文字內容在網際網路上可以閱讀後,有些人認為平面媒體或傳統的媒體會消失,但這也是平面媒體和舊型式媒體的轉型機會,因為他們多數人比一般文字撰寫者擁有更嚴謹的文字及編輯訓練,這是他們的優勢,而數位化是工具,妥善運用工具,就可以讓具有優勢的媒體跑得更快,這是網際網路的特性,如果體質夠好,網際網路會讓你占盡優勢;如果先天不良又後天失調,就可能會讓整個服務消失。

由於網際網路使用者過度依賴社群平臺、即時通訊軟體的演算法餵養,於是所接收到的訊息來源會愈來愈單一及固定,也會讓人在同溫層中失去查證事實的動力;對內容提供者來說,過度依賴社群平臺的協助傳播,就不得不付費靠社群平臺推廣,原本是因為品質優良的內容而吸引讀者,卻幾乎倒果為因,先吸引讀者進入網站,而沒有心思提供好的內容,也陷入惡性循環,為了增加收入,在網站的版面上放上多則廣告,讓演算法去污染你的視覺畫面。

漸漸的,有許多網站不再提供 RSS 或 ATOM 讓讀者訂閱,或是根本不再維護,有些網站只提供部份的資訊,逼讀者一定要去他們的網站上閱讀,例如台灣中央社的重點新聞所提供的 RSS,我每次看到那行:「此摘要項目的內容經過刪剪,請瀏覽我的網站以檢視全部連結和內容。」這種直接翻譯不經修飾的文字,都會讓我忍不住笑出來:


在 RSS 裡提示這樣的文字其實是一種冒險,但對於閱讀者來說,他了解需要到原本的網站去閱讀這則新聞。有些 RSS 則不會提示類似的文字,例如下圖是 iThome 的新聞內容,如果不是因為了解 iThome 的報導不可能只有幾行字,我可能也不會再開啟視窗到其原始網站去。


我覺得閱讀是極度私密的事,因為它會顯示一個人的喜好、個性,所以可以從他人的閱讀清單、分享的內容去大概知道這個人在網路上,試圖營造的形象是什麼,不過這是個人選擇是否公開。

以閱讀者的身份,我很希望這些媒體內容網站多著重於自己的內容品質,參考統計數據了解網站使用者的喜好、提高內容的品質或是網站的親和力,而不是去營運及操作網路廣告、搜尋引擎排序;畢竟又不是花納稅人錢的公部門 (計畫) 網站,需要看那些統計數據或用這些數據來證明自己需要有一個網站。

很重要的畫線、分類、註記功能

並不是所有的網站都提供 RSS 或 ATOM 訂閱的服務,但我覺得自己需要一個服務,可以讓我把網站上的文章收取下來,讓我畫線、註記感想,日後可能成為我寫文章的參考資料之一。Evernote 有提供 Web Clipper 的服務,可以在瀏覽器上安裝套件,它會幫使用者把畫面上的廣告都清空,只留下文章,我們就可以在上面畫線、駐記,存檔後就是存在 Evernote 的伺服器上。

熱門的寫作社群平臺 Medium 也有畫線、註記留言的功能。作者可以看到讀者標記的內容、回饋,作者和讀者都能互動:

Evernote 的使用者需要付費來增加自己的儲存空間,也曾為了想開發人工智慧,甚至要侵犯使用者的隱私;而 Medium 除了需要付費閱讀外,使用者在畫線、註記的內容也僅限 Medium 上的文章,儘管 Medium 上的文章有不少的品質都是非常優良的,但其演算法也只會讓使用者固定在  Medium 平台上,同而畫線註記的文章,在之後是不容易找回來的,等於是畫線後就忘了。

後來因為參與了 Don Tapscott 和 INSEAD 在 Coursera 的區塊鏈線上課程,他們在課程裡希望大家可以多交流,但 Coursera 的課程介面較為個人化,很多時候都是一個人在看線上的影片,所以 Don Tapscott 在課程開始之初便要大家學習使用 Hypothesis 網站,他們在裡面建立了一個課論區塊鏈課程內容社團 BRMOOC,在 Hypothesis 網站上註冊一個帳號,並在瀏覽器上裝上套件,登入後就可以在頁面上畫線或加上自己的看法,這些文字會被儲存在 Hypothesis 裡。可以在上面分享所看到的文章,並進一步的連結課程的學生,藉由 Hypothesis 的平台交流、討論,除了網頁上的文字外,PDF 也是可以註記的。

這些畫線、討論的內容不會影響到原始文章,也不會干擾閱讀,也不需要像 Evernote 一樣擷取網站全文。Hypothesis 可以在不同的網站上使用,而且可以建立不同的群組、設定公開與否。使用者或是社團的成員就可以專心的在上面討論,而不用擔心會有廣告或訊息干擾的情況出現。下圖以藍色線框框起的部份就是使用在 Chrome 上安裝 Hypothesis 工具時會出現的畫面:


Hypothesis 也有提供 API 和程式檔案讓大家檢視、使用,只是目前我使用的 Blogger 平臺沒有這樣的功能,這也是我先前會搬到 Medium 上的原因,但 Medium 愈來愈封閉後,我還是選擇回到 Blogger。

戒除社群平臺上癮症

網際網路裡的工具很多,光是社群平臺的形式就有很多種。有些搶得了先行者優勢,於是獨霸網際網路,也造成大量的使用者上癮、互相牽制於同一個訊息平臺中。2018年11月,我在 Freedom Online Coalition 年會上,就親耳聽見一個不怎麼喜歡使用 Facebook 的網路使用者說,他並不喜歡使用 Facebook,但他沒有選擇,因為他的親朋好友們都在 Facebook 上,他不得不使用。我還記得在之後與其他與會者討論替代的方案,例如 twitter 或 Telegram。

而我自己是覺得,生活裡雞毛蒜皮的事太多了,Facebook 上的私人生活其實大同小異,與其把時間用在別人的雞毛蒜皮上,還不如多充實自己所需要的知識與資訊。

這種想法不近人情,但這就是現實。

在我開始付費使用 Feedly 後,雖然不見得每篇文章都會閱讀,會以有提供全文閱讀的文章優先,註記自己的心得、存檔,這對我來說比在社群平臺上寫完心得後,就再也找不到來得方便。曾經想要使用 Hypothesis 來建立線上討論的社團,讓參與者專心在文章及討論上,而不要被演算法、廣告、照片干擾,不過這在台灣可能還不是主流的網路使用方式,所以只是一個人註記、畫線、思考而已,但的確這些工具讓我遠離了 Facebook 上,許多的無病呻吟或影響心理健康的謾罵。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各國政府在談資料跨境傳輸時,台灣需要什麼?

保護個人資料可能是各行各業的一個重要議題,不止增加了企業的資安相關成本也增加了法遵成本。尤其是需要跨國傳輸(個人)資料的企業,除了要配合各國的資料保護法(規範、規則)外,也要擔心資料外洩事件後續的成本,還有許多額外的行政手續。許多國家已經感受到資料流動的重要性,也紛紛的透過數位經濟協議、各種雙邊或多邊協議,來減輕企業跨境傳輸資料時的相關成本,以促進(數位)經濟發展,例如2018年時,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已簽署「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nited States, Mexico, and Canada Agreement),讓這三個國家的企業可以在北美境內自由傳輸資料。 2019年由日本前首安倍晉三在世界經濟論壇和2019年的G20大阪峰會中提出提出「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簡稱DFFT),其核心概念是「基於信任的資料流通」。這樣的概念主要是建立彼此信任的跨境資料傳輸,促進資料自由流動,同時確保對隱私、安全和智慧財產權之信任。 在2019年G20大阪峰會時就已談出了DFFT的發展概念,2021年時已擬定發展的藍圖。當時也討論了所謂的資料在地化、資料主權等議題,並且也有著「資料的連結與使用是可提升生產力的重要因素,限制跨境資料流動,會是國際貿易體系的沉重成本之一,且資料在地化的要求可能會提高企業的生產與法遵成本」之共識。 到了2023年,因當時聯合國網路治理論壇(UN IGF)在日本京都舉辦、及G7日本廣島峰會的緣故,DFFT的概念再次被提出,且被熱烈討論著。G7廣島峰會裡則是建立了夥伴關係機制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for Partnership,IAP),並由OECD擔任協調的單位,來建立所謂的IAP;日本的JICA(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也在UN IGF 中提出執行 DFFT 之相關倡議。 如果有興趣進一步了解DFFT,可以閱讀: Digital Agency, 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 (DFFT) , World Economist Forum, 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 (DFFT): Paths towards Free and Trusted Data Flows 網路上的資料很多,

[movie]記憶中失落的迷人氣味 Perfume

書本: Perfume: The Story of Muder 香水 作者:Patrick Suskind 徐四金 譯者:洪翠娥 出版社:皇冠 電影:Perfume: The Story of Muder 香水 導演:Tom Tykwer 演員:Ben Whishaw, Dustin Hoffman, Alan Rickman, Rachel Hurd-Wood 原聲帶: Perfume: The Story of a Murder - O.S.T. 在博客來網路書局買香水電影原聲帶 配樂:Berliner Philharmoniker 柏林愛樂交響樂團演奏 相信有不少人都看過德國作家徐四金所寫的著名小說《香水》,對這部電影的上映也是又期待又害怕。今天和排休的偉展兩個人到中和國賓影城看了這部電影後,都覺得這電影票錢花得值得,而且也意猶味盡的準備買下DVD和原聲帶。 雖然說這部電影在上映時,作者並未出席首映會,但對於讀者來說,雖然電影的部份有做部份的修改,刪掉書中的部份情節,忽略了小說開頭最重要的部份,但仍是相當好看的,在配樂上、男主角的確有詮釋出 葛奴乙 對於香氣保存的渴望與對氣味的貪婪,由其是他臉上的肌肉會因為對氣味貪婪而顫動著,難怪導演選角選了很久。 在目前所能看到的商業活動文宣裡都提到葛奴乙生來是沒有氣味的,這點其實有些問題。他並非天生就沒有氣味的,在書裡,他出生在一個非常炎熱與臭味衝天的環境裡,小說裡是這麼寫的: 「這種臭她感覺起來不像別的臭,而只更像一種令人受不了的醉人的東西,像百合田,或像放太多黃水仙的密封房間」 因為這醉人的香氣,她暈了過去並滾到路面上,雖然醒來繼續做生意,但沒多久就上斷頭台了(電影裡是受絞刑)。所以葛奴乙並非是生來無氣味的,在我的解讀裡,他一生中的氣味就在出生的那一剎那散發了出來,也許是回饋給那位沒愛過他且嗅覺已遲鈍的年輕母親。然而一個剛出生的嬰兒會有這樣的味道其實也不尋常,嬰兒的味道其實是一種甜甜的蜂蜜牛奶香,暖呼呼的,當然還帶著點尿布的味道,書裡也有描寫,但如果沒有確實的聞到嬰兒身上的香氣,其實很難想像出來。 這也是這部小說和電影成功的地方。在小說的剛開頭章節裡,幾乎都是對於氣味的描寫,讀者要一邊閱讀著文字,大腦裡還要一邊將文字處理成氣味的記憶,但平凡如我,也無法聞過所有的香氣,有

為什麼我支持《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

在經歷許多次反抗台灣政府所立的網路相關法案後,我其實沒想過除了《數位通傳法》草案外,我還會再支持另一部法律草案,雖然 《數位通傳法》草案還壓在某處,但如果有人讀過《數位通傳法》的草案,再讀這部《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就會知道這部草案的重要性,而且也可以顯示台灣網路使用者的成熟度,更重要的,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引入國際網路治理多方利害關係人機制的法律草案,而且是用在正確的地方。 有興趣想知道我在讀法條時的筆記和當下的感想,可以看我這則  Tweet 。這篇不使用逐條讀法條的方式來寫,因為那會讓人昏昏欲睡,我也不去比對歐盟《數位服務法》,因為我在讀《數位服務法》草案時,該草案特別強調是加強歐盟 E-Commerce Directive  ,而不是取代它,而且更多著重在預防盜版、仿冒,保護消費者的法案。所以當有輿論提到參考自《數位服務法》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限縮言論自由時,我其實是一頭問號的,但一直到今天我才有時間讀《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這篇文章出自於我的個人經驗和閱讀法案的心得,與擔任的職務無關。 如果最近注意一下網路的資訊,有幾件事該注意一下: 有許多人在社群平台,如Facebook或是其他網路看到一些廣告,而這些廣告可能是要你支持台灣農產品、台灣製的產品,結果你收到時,上面還寫著簡體字,通常這是所謂的一頁式廣告詐騙,而行政院的消費者保護會在 2019 年時就有新聞稿在警告「 一頁式廣告詐騙多 小心查證保障多 」,之後像公視或是其他單位都有相關的活動在提醒大家小心這類廣告。但目前這些廣告其實多數不易處理,因為不容易取證、保留證據,等到追查到時已經找不到對方了。 有不少親密照片與影片在情侶分手後,被報復性的上傳到情色網站或透過即時通訊傳到親友的帳號裡,或是被洩露個資,遭到公開的霸凌。 之前有一個專題:「 青春煉獄:網路獵騙性私密影像事件簿 」,光是讀完這個專題報導我就覺得受傷。 有人使用 Deep Fake 把台灣名人的臉部照片合成至色情影片再上傳至色情影片平台,今年 7 月才被判刑。 還有許多創作者藉由網路分享作品時,被人盜用,甚至有國外的使用者修改台灣人的作品去參與比賽還獲獎。 有一次打電話問某個部會,如果消費者在國外電子商務平台買東西,但資料被外洩怎麼辦?雖然政府願意協助,但衡量至國外打官司的時間和成本,就會讓人卻步。 有些行為在現實世界裡有法可管,例如《兒童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