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ICANN73 區塊鏈議題場次後的回應

今天凌晨的 ICANN 73裡,有一場關於區塊鏈技術的討論,並成功的使用 NFT、加密貨幣吸引到 212 個參與者在線上會議室裡。

在域名應用與治理上的挑戰

互動性很強,在內容上,講者提到了 Handshake (HNS) Ethereum Name Service(ENS),也提到了ICANN 與 ENS 合作的部份。HNS 和 ENS 兩個服務的方式與目的是完全不同的,去年九月有寫過一篇文章,但從分享的簡報中可以觀察到,網路使用者渴望有自己的 TLD,有強烈的需求,但不是每個人都能負擔得起申請 New gTLD 的費用和各種成本,中小企業也負擔不起,就算申請到了,也要有後續的資源去維護、操作。目前要瀏覽的HNS域名網址,則需要修改瀏覽器的設定,這就不在 DNSSEC 的保障了,但其實.....也不見得很多服務商配合使用 DNSSEC。不過安全性的問題是存在的,所以我也不鼓勵一般人去改這些瀏覽器的設定。

凌晨的討論是有趣的,透過線上互動問卷的回應裡知道多數與會者並不是加密貨幣或是 NFT的狂熱份子(如果大家都認真回答的話),也有不少人分享自己在區塊鏈領域裡的資訊來源。

2019年時,曾邀請台灣以太坊的人至 TWNIC 討論關於域名或是IP等網路資源與分散式帳本的應用,在那次的討論裡知道了 ENS,也看到了2018年時RIPE NCC的相關研究。不過當時雙方似乎都對這個領域較沒有興趣,可能也是因為已經有ENS的原因,所以沒有再繼續。

從 RIPE NCC 的文章 「A Review of Blockchain Applicability to Internet Number Resources 」看起來,實際執行的難度也不低。我的理解裡,區塊鏈技術若是遇到要移轉資源時、修訂時,是否會造成一次分叉?雖然也可以當作是增加一次記錄來處理,但像是每次的 Open Policy Meeting 可能會更動到治理的程序時,造成的成本並不低蠻大的。又或者,只能做一個記錄而已,但如果只是一個記錄,又何必須要用到區塊鏈技術?

昨天在該場次會議結束前,與談人則又問大家,ICANN 是否應該介入去中心化域名(例如 HNS)的管理與治理?過半數的人是認同的。在概念上,使用區塊鏈技術進行相關的應用,在背後的程式是需要付出相當大的心力去完成,以太法第一次遇到攻擊時,就是出現了百密一疏的狀況,造成以太坊必須進行分叉。在完成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後,其實沒有那麼多需要人力藉入干涉的部份,然而如何寫好程式,則需要大量的利害關係人參與。

另外像是 IPFS,如果沒有特定的瀏覽方式,其實是無法直接透過一般的瀏覽器去瀏覽 IPFS 位址上的檔案,所以還是要設定 IPFS DNSLink 才能讓人瀏覽到使用者放在 IPFS 上的文件,除非有很強的動機,不然很難讓網路末端的使用者會想花這麼大的成本去瀏覽文件內容。

「資料可攜性」與「可互相操作性」議題仍待解決

對我來說,區塊鏈的應用程式(dAPP)其實還有不少問題存在。從資料的可攜性(Portability)和可互相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在區塊鏈科技的世界裡始終都是一個問題。大概是在2018年時,網際網路的先進們一直呼籲大家不要建立高牆內的花園(Wall Garden),以避免網路碎片化(Internet Fragmentation)的情況發生。當時大家的重點可能會放在資料主權(Data Sovereignty)、資料所有權(Data Ownership)與資料自決權(Data self-determination)的議題上。社群平台 Facebook 、通訊軟體社群就是很明顯的,築起社群內的高牆的應用,使用者必須註冊、必須加入社團,這也造成了同溫層及立場偏頗的資訊只在同溫層內流傳。區塊鏈技術的問題在於缺乏資料的可攜性與可互相操作性,資料無法跨鏈。以以太坊舉例,除了主鏈之外還有不同的鏈,像是社群平台 Akasha  就在以太坊的Rinkeby Test Network 上,和以太坊主鏈是不互通的,如果你有一個錢包,在不同鏈上是不能互通的,但應用程式是可以在不同鏈上操作,你也可以在不同鏈上擁有不同的位置,例如在以太坊主鏈上可能已經有人擁有了 shine.eth,但如果 Rinkeby Test Network 上沒有人註冊 shine.eth ,只要我負擔得起交易費用,我就可以在 Rinkeby Test Network上註冊並拍向某個錢包,想想看這在未來會衍生哪些問題與糾紛。可能已有不少開發者在處理這個問題,就我所知, Polkadot 就是在處理這樣的問題。

資料的可攜性與可互相操作性之所以重要,在於網際網路不同服務與使用者的可否能隨時帶著自己的資料移轉到新平台上使用?對整個網路經濟的發展有重大的影響。例如當初Google 停止了 Google Reader  的服務,我藉由匯出 Google Reader 的資料,再到其他的 RSS Reader服務平台上使用,甚至決定付費長期使用,這也是一種鼓勵新的服務出現、鼓勵多種服務競爭的作法。

目前在區塊鏈裡仍然無解,我曾在 Akasha 裡提問,我要如何備份我在 Akasha的資料?除了未來也許我使用新的社群服務同時也想把舊平台的資料帶走時,要怎麼處理?就歐盟的GDPR法案中也談到了這樣的規定。社群裡的回覆是蠻強硬的,認為既然是去中心化的平台,就不需要為使用者的資料負責,平台上的資料不屬於任何一方,如果你需要備份資料,那你要自己處理,平台不負責。

這樣的回答對一個開發者來說也許很容易,寫個程式把資料爬下來就好,但對一個普通網路使用者來說,沒有像Google 或是 Facebook 一樣的「一鍵下載資料」服務,其實難度頗高,這就形成了一種障礙,讓使用者無法到更具親和力的平台去使用,在未來可能也會面臨競爭法相關的爭議,但這部份我們可以持續觀察。

去年在 APrIGF 時,試著探討資料可攜性與可互相操作性與內生成長的關係。當我在凌晨進一步思考這些問題時,看到「Can WEB3 Bring Back Competition to Digital Platforms?」這篇文章,裡面也提到了資料可攜性和可互相操作性的成本。

錢包的安全性議題

在凌晨的問答互動中,其中有一題是有多少人擁有實體的加密貨幣錢包?現場也有過半數的人回答「沒有」。有在購買 NFTs 或是操作加密貨幣買賣的人,應該有不少使在視窗上有一個加密貨錢包的擴充應用程式,例如像是 MetaMask ,或是手機裡的應用程式,可以直接瀏覽 OpenSea 購買 NFTs,記得也有人談到以後直接藉由瀏覽視窗上的給付,瀏覽者可以直接支付加密貨幣給創作者,中間不用再經過銀行或是其他徵信機構收取手續費或是提供大量的個人資訊給第三方單位。

NFTs 的出現解決了創作者很難直接接觸到消費者的問題,更讓著作權、智財權有更快速的流通方式,但問題在於,視窗上的錢包真處於安全的交易環境嗎?雖然可以查詢到給付是否成功,但當你在瀏覽不同網站時,大多數網站都會詢問瀏覽者關於瀏覽者端的Cookie設定,但實際上也很難得知對方所謂的功能性的 Cookie 取得哪些資訊或在最佳化的同時取得了哪些資料,一般使用者也不願意花時間一個一個檢視有哪些 Cookie,通常就是「一鍵全部同意」,這也就出現了安全性風險。

至於交易所的安全性、硬體錢包上的安全性,我就不再贅述了。畢竟人腦都有可能記不住錢包上的私鑰密碼,這才是人根本的資料安全弱點。

「去中心化」?不,「去中介化」也增加了自我治理的責任

很多在倡議去中心化理想的文章裡,都忽略了一些平時由其他人幫忙完成的工作,而這些文章談的可能是「去中介化」(Disintermediation),而不是「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我們在談交易、買賣時,商家直接面對消費者,不再透過第三方時,可以被稱為「去中介化」;而在一個架構裡,每台電腦都是節點、可以自我為中心時,即「去中心化」。前面談到的 HNS,應該可以算是「去中心化」的案例,藉由HNS服務,讓每個人都可以自己擁有域名,而不用花大錢去申請、去經過各個域名相關小組的審核;而NFTs、著作權的交易,買賣雙方直接交易,不再有經紀人或是經紀公司的介入,那叫「去中介化」,不是「去中心化」。

所以當下許多談「去中心化」的文章,可能是在談「去中介化」。

為什麼我們會需要第三方認證單位的存在?為什麼跨國匯款需要有第三方、第四方銀行的介入?背後的法律責任是什麼?第三方、第四方的存在除了避險、分攤風險外,也協助處理了一般人無法或是需要花更大成本去做的查證工作,把時間放在達成目的上的工作。就像自己創業時,除了核心的業務工作外,其實有更多的時間是處理平常行政人員要處理的行政工作,當到了一定的規模時,也要面臨治理的工作。所以去中介化並沒有讓人的工作變得更輕鬆,而是更強化了自我治理的要求與責任,就像是 Akasha 的開發者會告訴我:「資料備份是你自己的責任,不是平台的」。

目前在倡議的去中心化是為了提高人們自治的能力?還是只是在談去中介化,為了抱怨政府、央行、銀行、第三方機構而已。

WEB3 = Metaverse = 區塊鏈?

老實說,我不理解的等式是如何成立的。但只要有一篇文章談到 NFTs、WEB3,就會直接連想到 Metaverse或是一連串不太實際且忽略法規的使用情境。

不論是 WEB 3.0 或是 WEB 3,重點都應該是資料的流通和連結,資料的架構,而不是僅有表面的應用程式。當大家在高談 Metaverse 時,可能沒想過這樣其實是加高了花園的圍牆,大量的動態虛擬影像全都儲存在 Meta 的社群平台裡,一般使用者無法自行備份這些影像也無法帶到其他平台上去使用。儘管許多名牌廠商就像在 Second Life裡預防性的買下自己的品牌、建置旗艦店,但又有多少人、企業行號負擔得起在這個花園中建置一個空間?還有後續的資訊安全、資料的所有權又歸屬於誰?你的交易資料、客戶往來資料要與 Meta分享嗎?你每一筆銷售都要讓 Meta 抽取利潤嗎?而消費者是極容易喜新厭舊的,當 Facebook 的使用者逐漸下降時,你目標族群是非 Facebook 不用的消費者?還是在其他新興平台上的使用族群?你也要在其他平台建立一個空間嗎?

很多媒體會談到電影中的場景:「一級玩家」、「駭客任務」裡的場景,但都沒想過相對的,「獵殺代理人」(Surrogates)或是1995年的電影「網路上身」(The Net)裡關於身份證明與處理的議題?

這是我不願意去談 Metaverse 的原因。以現階段來說,Metaverse 出現的好處是讓硬體製造商有新的方向,生產出不同的穿戴式裝置或是增加民眾對於網路頻寬的需求、連線品質的要求,但以未來可能面臨的問題來說,Metaverse 的出現可能會讓資料更難移轉,資料的主體更難以擁有或處分自己的資料,而更不利新企業的發展與競爭。

還在進化中的網際網路與不同應用技術

其實網際網路還很年輕,還在發展中,它的治理模式一直藉由特殊的多方利害關係人機制來進行網路政策的修訂,很多技術都是出現了,喧騰一時之後,又默默消失了。我印象最深的,是當可口可樂公司在台灣,用大螢幕展示他們用 Flash 2 做的動畫,幾乎全世界都為 Flash 瘋狂,台灣也有Flash 動畫虛擬人物阿貴。

最後,Adobe 在 2020 年 12 月 31 日終止支援 Flash Player,各大瀏覽器廠商因為其有愈來愈多的安全爭議、耗費運算資源,在更快速的技術出現後,也不再支援它了。

所以未來,如果有更快更好更節能的技術出現,會不會取代以太坊成為另一個世界電腦?這是可以期待的。然而目前的網際網路,還十分年輕與脆弱,我們所有的應用都架構在目前的框架裡之上,日後會不會有更不同的技術,推翻現有的網路架構呢?也許會有,希望我也有看得到的那天。

現在就讓目前的應用變得更好,讓資料能互相流通,才能讓新企業能與大型企業競爭,我想這對所有網路末端使用者來說,才是好的發展。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為什麼我支持《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

在經歷許多次反抗台灣政府所立的網路相關法案後,我其實沒想過除了《數位通傳法》草案外,我還會再支持另一部法律草案,雖然 《數位通傳法》草案還壓在某處,但如果有人讀過《數位通傳法》的草案,再讀這部《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就會知道這部草案的重要性,而且也可以顯示台灣網路使用者的成熟度,更重要的,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引入國際網路治理多方利害關係人機制的法律草案,而且是用在正確的地方。 有興趣想知道我在讀法條時的筆記和當下的感想,可以看我這則  Tweet 。這篇不使用逐條讀法條的方式來寫,因為那會讓人昏昏欲睡,我也不去比對歐盟《數位服務法》,因為我在讀《數位服務法》草案時,該草案特別強調是加強歐盟 E-Commerce Directive  ,而不是取代它,而且更多著重在預防盜版、仿冒,保護消費者的法案。所以當有輿論提到參考自《數位服務法》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限縮言論自由時,我其實是一頭問號的,但一直到今天我才有時間讀《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這篇文章出自於我的個人經驗和閱讀法案的心得,與擔任的職務無關。 如果最近注意一下網路的資訊,有幾件事該注意一下: 有許多人在社群平台,如Facebook或是其他網路看到一些廣告,而這些廣告可能是要你支持台灣農產品、台灣製的產品,結果你收到時,上面還寫著簡體字,通常這是所謂的一頁式廣告詐騙,而行政院的消費者保護會在 2019 年時就有新聞稿在警告「 一頁式廣告詐騙多 小心查證保障多 」,之後像公視或是其他單位都有相關的活動在提醒大家小心這類廣告。但目前這些廣告其實多數不易處理,因為不容易取證、保留證據,等到追查到時已經找不到對方了。 有不少親密照片與影片在情侶分手後,被報復性的上傳到情色網站或透過即時通訊傳到親友的帳號裡,或是被洩露個資,遭到公開的霸凌。 之前有一個專題:「 青春煉獄:網路獵騙性私密影像事件簿 」,光是讀完這個專題報導我就覺得受傷。 有人使用 Deep Fake 把台灣名人的臉部照片合成至色情影片再上傳至色情影片平台,今年 7 月才被判刑。 還有許多創作者藉由網路分享作品時,被人盜用,甚至有國外的使用者修改台灣人的作品去參與比賽還獲獎。 有一次打電話問某個部會,如果消費者在國外電子商務平台買東西,但資料被外洩怎麼辦?雖然政府願意協助,但衡量至國外打官司的時間和成本,就會讓人卻步。 有些行為在現實世界裡有法...

在 2024 年結束前,我想聊聊生成式 AI 應用的影響

大約在 2023年初,因為 ChatGPT 出現,在當時提供我非常大的幫助,雖然那時的 GPT 反應不快,精準度約 80%,但比靠自己有限的英文聽力與對法律文字的理解能力,它提供的協助比當時的 Google Translate 還多,雖然我還是得周末加班處理,別人連假出去玩,我只能在家裡翻譯錄音及重新撰寫文章,但隱約已有不安的感覺:「身為研究人員,依賴這些工具後,我存在的價值在哪裡?」 在工作裡,生成式 AI 協助我翻譯、校正文字、重組文句、擬問卷題目。當我撰寫好一篇內容後,它可以幫我檢查別字(我很容易有別字)、贅字,或是它會協助挑出一般人不易理解的字句,並提供建議,而我會參考它的建議,再調整文章內的字句。它相當於一個輔助的編輯,在我把文章交給編輯前,先調整文章內容,提高可讀性。有時我請它翻譯文章,裡面有我無法理解的句子或字詞,就會請它解釋到我能以白話理解、表達為止。 隨著使用它的頻率增加,我也去聽關於學術倫理與人工智慧的演講。台上的講者提到一位博士班學生一直寫不出論文,在無法延長修業年限的情況下,使用 ChatGPT「編」出一本乍看之下很真實的著作。當時的 GPT 沒有 4o 有多種功能,但正經八百的與人說瞎話的功能已經令人刮目相看。當這本論文到達指導教授的手上,有經驗的教授第一眼就看參考文獻,馬上被教授抓到破綻--參考文獻的中作者根本沒有出版那篇論文。當時已經有預防論文抄襲的判讀系統,避免學生抄襲,但也曾經因為對非英語母語寫作者的寫作方式而誤判的案例。教授給這位博士班學生一個機會重新撰寫他的畢業論文,但最後,這位博士生仍然無法產出論文,除浪費時間外,在學術倫理評價上也被留下污點。 因為這件事,我如果在撰寫文章時有使用 AI 工具輔助,我多會在文末註明,該篇文章是與哪一個 AI 合作產出,我也會讓主管與同事知道,我使用 AI 在工作文件中提供哪些協助,這已成為我個人的習慣。 隨著可以應用的工具愈來愈多,我也看到許多文章、報告裡都出現 AI 工具的痕跡,有時使用者以為其他人看不出來,但這些痕跡很明顯,如果作者能自我揭露,是一件很好的事。當然現在沒有任何規定、規範要求撰寫者這麼做,但聽同事說國外的期刊已經要求作者自我揭露,我想國內應該也會有相關的要求。 在台灣,政府也提供使用生成式AI的參考指引。台灣行政院在 2023 年 8 月底公布由國科會擬定的「 行政院及所屬機...

2023年的最後一天

這張照片的主角是經歷台灣史上最熱夏天和被紅蜘蛛催殘後又重新長出的傑克林觀音蓮 (Alocasia jacklin),下方還有一些被酷暑折磨後的水晶花燭葉子,因為還有很多綠色的部份可以行光合作用,就留著沒有剪掉。 其實一年的最後一天和每天無異,年輕時瘋過跨年活動,到後來覺得每天醒來都是新的一天,每天醒來也都是一樣的行程,也沒有什麼值得慶祝的,平常心過好每一天最好。因為今年對我來說還是有些值得自己記錄下來,所以還是來回顧一下 2023 年好了,把本來想寫成很多篇的東西都濃縮在一篇裡。 身體健康很重要,要遠離負能量的人 在 2023 年初看電視吃核果時咬崩了一顆牙,似乎就開啟我一整年的醫療之旅,牙科、眼科、家醫科,因為中了一次新冠,發燒、全身疼痛的感覺讓人只能躺平,沒想到在年底追打新冠 XBB 疫苗時又發燒到 39 度,全身痛到只能躺著祈求自己趕快睡著,睡著就不痛了。 年中時的手術讓我決定遠離那些造成我身心嚴重受創的人事物,讓睡眠從 3 至 4 個小時增加到 5 到 6個小時,我曾經在某段時間裡一天只睡 2 個小時,這是傷害身體和心理的原因。不要小看睡眠的重要性,沒睡飽也會影響情緒,更進一步影響心理健康。曾在一本書上讀到這段話:「男人睡 6 個小時,女人睡 7 個小時,蠢人睡 8 個小時。」這句話影響我的程度很大,但我畢竟是個凡人,不是亞歷山大大帝,也不是拿破崙,我很需要睡眠修復身體。 除非自己的心理能量強大,遠離一天到晚帶著負能量的人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方法之一,遠離那種動不動白頭宮女話當年的人、天天抱怨自己懷才不遇的人、這世界上只有自己最好,其他人都很爛的人、一天到晚說別人壞話見不得別人好的人⋯一定要遠離四處亂傾倒負能量的人。這些人把垃圾丟給聆聽者後,神清氣爽的離開了。不要小看負能量的影響,它會影響一個人總是負面看事情,這些人不懂自尊、自愛和自信,所以藉由傷害別人來突顯自己的美好。 當我挨了刀,躺在病床上嘔吐時驚覺得這些人蠻爛的,他們不花錢就殘害非專業聆聽者,還自以為是受害人,和討厭的紅蜘蛛一樣。 時時提醒自己,不要成為和紅蜘蛛一樣的人。 植物與害蟲的啟發 我有一些觀葉、塊根植物,但在我休養的 2 個星期裡,它們遇到台灣歷史上最熱的一年,而 紅蜘蛛(葉蟎) 也趁著我無暇也無力照顧時,自植物身上吸取養份並不斷繁殖,如同前所述那些不斷散播負能量的人一樣,於是一些處於幼苗階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