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和 AI 工作三個月的感想


在 ChatGPT 在台灣開始流行後,我和它一起工作了大概 3 個月的時間。這段時間裡有許多出現如何監管、治理AI的文章、也有不少教學、像是有不少如何下關鍵字使它協助你工作。這篇文章純粹以一個使用者的立場來分享,這段時間我與 ChatGPT 一起工作的感想,而不是告訴你怎麼治理它或是如何使用它。

這 3 個月裡如何與 AI 一起工作?

因為我的工作知識涉及的領域不止在網路科技,但網路科技卻是我的所有工作範疇的基礎,網路治理是我的入門磚。

在 2 月底 3 月初時,有一份工作內容是聽 12 場研討會的錄影並摘要,原本我們擔心不了解法庭程序、法律用字、各國的法規和習慣不同,但第一個問題是,怎麼有效率的把錄音裡的話語解釋出來?。後來長官提出了一個方法,有沒有可以聽打字幕的工具?把字幕擷取出來,再翻譯成中文,然後再修改?於是我想到 ICANN 會議、IGF 會議所使用的即時字幕工具,但後來又找到了 Web Captioner。這是許多 YouTuber 會使用的字幕工具。

也許有人會說,這目前市面上有很多錄音筆可以做到這件事了?我要說的是,如果你面對的是不同國家口音、用字習慣、法律用字、法庭程序,錄音筆能否做到同樣的能力?我沒有實際測試過,但 Web Captioner 已經協助減少初期工作的一項負擔,後續的工作完全要依賴這個第一步,不然沒有辦法接下去。

有用過 Google Translate 的人都知道,它最多就是「堪用」而已,你丟什麼給它,它也就回饋你什麼。就是照字面翻譯,沒有上下文的脈絡,當然後續還很多很好用的翻譯工具,但就便利性來說,Google Translate 的便利性還算是高的。

直到 ChatGPT 出現,我從 3 開始用,再到 3.5版,然後付費使用 GPT 4 和一些外掛工具,它開始讓我感受到身為人的限制、受到體力的限制,還有機器學習的快速,更重要的是,它讓我思考如何去問問題。

基本的翻譯工作在 GPT 3 就已經到90%的滿意程度,那個時候我還擔心 Web Captioner 的文字擷取能力會受限於講者的口音,所以我還是會聽著錄音做即時聽打,以使要翻譯的文字檔更完整。一場 90 分鐘的專家討論需要 4 個工作天全力投入才能翻譯、整理完畢,但如果是一個可以講美式或英式英語的講者的專題演講,只要速度不快,大概 1.5 個工作天就能處理完畢。

GPT 3.5 就更能把上下文的脈絡整理出來,它能做的不是只有翻譯,它還能快速的把上下文整合並摘要,把一些講者的喃喃自語都省略掉,而且生成一篇很完整的文章。GPT 4 只要丟給它影片的連結,告訴它要做哪些事情,它自動生成摘要並做一篇文章,連字幕檔都不需要。

偶爾連續高強度的工作後,我會拿 GPT  開始做不同的測試,從如何解釋什麼是 IPv4、網路制裁對受制裁國人民的影響、各學派學說的比較,到一些專業的法律訴訟、外交事務、心理學學派的比較、代表人物...等,這個連結是我在上星期向 ChatGPT問答,關於人工智慧與外交的風險,請它比較不同學派。最後我問它,可不可以公開?它表示可以,同時也提到了「我」。這是讓我最驚訝的地方,它真的有自我意識嗎?身為一個從小學四年級就在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存在的人及存在的意義時,看到它回答「我」,我真的嚇到了。

另一個則是令人氣餒的。我自己花了很長的時間(約4至6年)在學習網路治理的國際事務,多少也涉及外交,但它實際處理的時間大概 20 分鐘到半個小時。

同事間在開始研究 ChatGPT 的可能時,長官向大家展示了 ChatGPT 如何編寫程式。我也試了一次如何寫某個小介面,它還能教我如何安裝編譯器(Compiler)。於是我想起很久以前自己才想學寫 Python,在安裝完成,寫了一行 Hello World 後,電腦就送修了,結果GPT 已經可以寫程式了。

「如何問問題」的重要性

在我剛開始與 ChatGPT 一起工作時,我最常犯的錯誤是問錯問題,例如我的問題總是以:「你覺得...」來開頭,它就會提醒我,它是一個人工智慧語言模型,沒有「感覺」。沒有感覺是個問題,我常常都快累死了,還要硬撐著自己和它對話,因為和它對話太有趣了。

我目前所看到的一些會覺得 ChatGPT 不能幫上忙、只是組合其他文章而成的內容。在我與之對話的經驗裡,我只會好奇自己能問到什麼程度?

這個問題大概有點無限迴圈。它能回答的深度依賴於問問題的人如何問對問題,也就是在問問題時,其實發問者就已經知道答案是什麼。所以如果發問者不會問問題,那它也就不會回答問題,或是隨便東貼西剪生成一篇文章給你,因為你不會問問題也表示你無法去查證,這就會是一個風險。

當 GPT 4 配上搜尋引擎或是學術期刊的搜尋功能時,對我來說是非常好的參考資料來源,節省我找資料的時間,但如果我問不對問題,它其實就無法發揮效用。

重點還是在如何問問題,但就會很像當初在推廣資料分析時的一個很難突破的限制:「如何運用資料分析來減輕未來不可預知的風險?」或是「如何透過資料分析來預防未知的災難?」不要以為這個問題不會出現,這些問題在我過往的工作中出現上百次。

矛盾的地方在於,既然是「未知」,用資料分析只能評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可能性」是機率,機率就會有可能實現、可能不實現、實現程度不同的問題。同樣的,如果你問了一個你不懂的領域、不懂的知識,AI 可能也不知道如何回答你的問題。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因為我們知道資料庫的功用,知道衍生性金融商品,所以許多的區塊鏈應用被限制在這個領域。而 Bitcoin 最初的發想是用於點對點的支付,而Ethereum 最初是要讓大家在這塊鏈上創造自己的應用,於是有資料庫、金融、智財、NFT等多種應用,那還有什麼是人類社會還沒有出現的應用?

再回到與 ChatGPT 在對話時,它如果出現無法回答我的問題時,我反而會問自己,到底沒有沒問對問題?是不是我不會問問題?

就像你突然問我,「網路治理是在談什麼」的問題時,我會想更進一步知道的是網路治理裡中的哪個領域?網路安全?數位經濟?網路基礎架構?因為問題太模糊了,所以我可能會選擇不回答你的問題。

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工作的意義是什麼?

當我在與 ChatGPT 工作時,我其實充滿困惑。以前生成一篇文章,我可能不需要靠任何協助,我可以自己翻譯,但最後變成了在審核、查證文件的真實性。它協助我很快的找到文獻資料來源,但我也懷疑自己有沒有能力和體力讀完全部的文獻。

在還沒出現 ChatGPT 時代的某場研討會,大家在討論人工智慧有沒有辦法取代律師、法官的地位?當然在目前應該是沒有辦法完全取代,再加上各國的法律都不同,所以人工智慧在10到20年內可能都還沒辦法成為「執法」或「做判決」的角色,但我覺得,目前應該是可以替代一個事務所裡,負責找資料、整理資料的實習生的工作,而我在一場內部的演講裡得知,有些大型的律師事務所會購買品質好的資料庫,再透過自動化的程式、搜尋功能,就可以迅速的找到案件、相關的資料。

我常在笑自己做的只是一個實習生的工作,翻譯文件、找查資料、整合資訊,但這些工作已經被GPT快速的取代了,而我可能只有在審查文件或修改用詞的角色。很多曾經被視為有價值的工作,在這些自動化的程式出現後,曾經有價值的部份就被這些程式取代。人類就算要再怎麼精進,都會受到生理、心理、家庭、環境的影響,而程式只會受到演算法、能源、硬體資源運算能力的影響,它不被情緒干擾,隨著時間的增加,它也會不斷的累積來自全世界的知識,它是人工智慧,也會不斷的自我訓練和最佳化。

從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來看,人們從工作裡得到被社會需求、自尊、自我實現的價值,但在這些自動化的程式出現後,往好處想,人類應該會更精進自己,促使社會進步的愈快、愈好,但科技永遠是兩面刃,在它往好處發展的同時,也會有一群人因為各種限制而被技術的進步而被淘汰,以前的中產階級更可能直接被劃入貧窮階級。如我前面所使用、分享出來由 Open AI所出的 GPT 4 和 Plugin 的搭配是要付費的,而免費的GPT 3.5 可能還無法跑到像 GPT 4 和 Plugin 搭配的結果,甚至還會要求發問者自己再找尋資料。在另一個COGNOSYS 服務,目前GPT 3.5 和 GPT 4 的搜尋是免費的,但會受限於任務執行的次數,這可能就會影響產出答案的正確性、即時性有關,例如之前有查找比較各國判決結果的 Microsoft & Activision Blizzard 案,就沒有跑出最新的判決結果。

對於經濟弱勢、知識教育有落差的族群,可能就會逐漸(可能是10年或20年或50年)的轉往技術門檻較低的工作領域,或甚至離開整個經濟活動。從心理上、社會上、經濟上,不論好壞,都會造成影響。

走筆至此,人工智慧的出現已經先突破了語言的問題,我在用 ChatGPT 時多數時候是用正體中文在對話,多數時候沒有什麼交流上的問題,可能偶爾還是有中國、香港和台灣的不同,但大致上可以直接溝通。受限於年紀和體能的限制,我不斷的在想,那接下來我還可以做什麼?如果真的不幸活到人工智慧取代人類的那天,有天它會回答我:「我覺得...」時,我還能做什麼工作?那更年輕的世代要怎麼辦?也許就像其他人說的,不用擔心,任何技術都會有相對應的需求,到時的年輕人就會自己找到自己的定位,也不需要庸人自擾了。

最後,我問了它關於自我意識的問題,有興趣者可以看連結頁面

本文未使用 ChatGPT 修改或編輯。

更新

周末時我在想一篇人工智慧與未來工作的文章,最常被參考的資訊是 McKinsey 和 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順便我也請 ChatGPT 來讀這兩篇報告,有興趣的人可以再自己閱讀:

  1. McKinesy:What is the future of work?
  2. 世界經濟論壇:The Future of Jobs Report 2023
  3. ChatGPT的閱讀:比較未來工作研究


銀河的照片出自於: PayPal.me/FelixMittermeier from Pixabay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為什麼我支持《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

在經歷許多次反抗台灣政府所立的網路相關法案後,我其實沒想過除了《數位通傳法》草案外,我還會再支持另一部法律草案,雖然 《數位通傳法》草案還壓在某處,但如果有人讀過《數位通傳法》的草案,再讀這部《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就會知道這部草案的重要性,而且也可以顯示台灣網路使用者的成熟度,更重要的,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引入國際網路治理多方利害關係人機制的法律草案,而且是用在正確的地方。 有興趣想知道我在讀法條時的筆記和當下的感想,可以看我這則  Tweet 。這篇不使用逐條讀法條的方式來寫,因為那會讓人昏昏欲睡,我也不去比對歐盟《數位服務法》,因為我在讀《數位服務法》草案時,該草案特別強調是加強歐盟 E-Commerce Directive  ,而不是取代它,而且更多著重在預防盜版、仿冒,保護消費者的法案。所以當有輿論提到參考自《數位服務法》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限縮言論自由時,我其實是一頭問號的,但一直到今天我才有時間讀《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這篇文章出自於我的個人經驗和閱讀法案的心得,與擔任的職務無關。 如果最近注意一下網路的資訊,有幾件事該注意一下: 有許多人在社群平台,如Facebook或是其他網路看到一些廣告,而這些廣告可能是要你支持台灣農產品、台灣製的產品,結果你收到時,上面還寫著簡體字,通常這是所謂的一頁式廣告詐騙,而行政院的消費者保護會在 2019 年時就有新聞稿在警告「 一頁式廣告詐騙多 小心查證保障多 」,之後像公視或是其他單位都有相關的活動在提醒大家小心這類廣告。但目前這些廣告其實多數不易處理,因為不容易取證、保留證據,等到追查到時已經找不到對方了。 有不少親密照片與影片在情侶分手後,被報復性的上傳到情色網站或透過即時通訊傳到親友的帳號裡,或是被洩露個資,遭到公開的霸凌。 之前有一個專題:「 青春煉獄:網路獵騙性私密影像事件簿 」,光是讀完這個專題報導我就覺得受傷。 有人使用 Deep Fake 把台灣名人的臉部照片合成至色情影片再上傳至色情影片平台,今年 7 月才被判刑。 還有許多創作者藉由網路分享作品時,被人盜用,甚至有國外的使用者修改台灣人的作品去參與比賽還獲獎。 有一次打電話問某個部會,如果消費者在國外電子商務平台買東西,但資料被外洩怎麼辦?雖然政府願意協助,但衡量至國外打官司的時間和成本,就會讓人卻步。 有些行為在現實世界裡有法...

從開放式電子紙閱讀器的需求來談資料可攜與互通性

這個炎熱的周末,我沒有外出,而是在家中閱讀。「閱讀」在日常生活中很重要,不管是讀社群媒體的文字或是書籍裡的文字,我是一個貪讀的人。然而就像個體經濟學裡的公式,欲望無窮,卻受限於(Subject to)空間大小,我不得不縮減藏書的空間,曾一度堅持只有商管書籍才買電子書,才能擁有更多擺放文學或小說書籍的空間。但在通勤、旅途中,還是希望有一本可以滋潤心靈、滿足想像空間的書籍可以度過極度乏味,且蜷縮在經濟艙無法伸展的四肢,或躺在醫院蒼白充斥著苦難人生氣味的病榻上,能因為作者的文字而使思緒不受現實限制而飛舞在另一個世界中,不是被吞沒在黑暗狹窄的機艙座位或藥水味的病房,又或是日復一日無起伏的日常生活中。小小的電子閱讀器裡的書櫃是心靈的另一個寄託,於是我在電子出版平台上買了吳爾芙的《論自我與寫作》、《自己的房間》,去年在病床上讀了《「我反對!」不恐龍大法官RBG第一手珍貴訪談錄 》引起護理師們的好奇,問我為什麼不滑手機而是一直在讀電子書。 我的第一台電子閱讀器是 Amazon Kindle,是當時的上司送給工作單位每個員工的禮物。那陣子我準備出發去柏林,我收到了閱讀器實在開心不已。當時已在考慮採購電子閱讀器,但在各家閱讀器間糾結,受限於各家閱讀平台與閱讀器及預算限制,我必須精打細算。由於自己已經有平板,所以覺得平板電腦暫時就夠了,所以一直沒有動手採購,直到上司把閱讀器放到我手中,才知道使用電子閱讀器實在太愉快,沒有被干擾、就是專心的閱讀,享受作者的文字。第二台是 Readmoo的第一代MookInk,Kindle當時只能閱讀英文書籍,我還是習慣讀中文,閱讀中文的速度比較快,也更容易產出心得,所以我還是購買中文電子閱讀器。我常在登機坐定可以開啟電子產品後,就開起閱讀器閱讀,它成了我的行動書櫃。近期也買了Kobo的彩色電子閱讀器,主要的原因在於,我可以在Kobo的平台上買到我需要的外文書籍,我不需要把中英文書籍分兩個閱讀器,而Kobo的軟體介面整合的不差,例如有些文章可以暫存到Pocket裡,我可以在通勤時閱讀短文。 電子書還是有電子書的限制,因為不同不台的閱讀器並不互相支援,所以我在 Google Playbook 購買的電子書,無法輸出至 MooInk、Kindle、Kobo 的電子閱讀器中,我在博客來、Google Playbook購買的電子書,也只能使用平板閱讀。在電子書還沒...

面對平台隱私變革:使用者的角色轉變與應對之道

在 X (原 Twitter)這個曾經是自由言論的社群媒體上,因該平台最近改變隱私條款,以致於又興起一股使用者搬到其他社群平台上的浪潮,這是很熟悉的場景,從 Facebook 的言論管制,到 X 目前讓被封鎖的使用者自討沒趣的去看封鎖他的人的訊息。我開始在想,在這一次又一次的搬遷潮裡,我學到什麼。 Google 曾經提供一個名為 Google Reader 的服務,使用者可以自訂資訊來源,將有提供 RSS 服務的網站或 Blog 資訊加入其中。當時,許多網站或 Blog 都提供 RSS 服務,讓使用者能方便更新資訊來源。然而,隨著社群平台的興起,越來越多使用者開始利用社群媒體的演算法來獲取資訊,Google 最終在 2013 年停止 Google Reader 的服務。這使得一些使用者選擇依賴社群平台提供的資訊,而另一些人則轉向其他類似的 RSS 閱讀服務,例如 Feedly。Google 停止 Google Reader 的一個好處是,其他類似的平台得以有機會生存,而不再由 Google 壟斷這類資訊來源的服務。 最近 Google 反對紐西蘭的新聞議價法案 (Fair Digital News Bargaining Bill),這件事的後續影響可能是 Google 會移除資料庫中紐西蘭新聞的來源。此外,Google 和 Meta 也因類似的法案移除過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新聞內容。 這代表網路使用者不應該再如以往般依賴搜尋引擎、社群平台取得資訊來源,而是開始建立及掌握自己的資訊來源,對於新聞媒體而言,應該著力於提供品質良好的新聞,讓使用者願意付費訂閱,而不是使整個新聞版面充斥廣告,依賴廣告收入,讓使用者無法取得要閱讀的資訊,也讓廣告服務平台掌控收入來源,而有些新聞網站的版面看起來更像是內容農場一樣。 我使用 Twitter 已超過十年,有很長一段時間迷失於Facebook此類社群平台上的互動,直到我感受到社群平台的公開性,使某些惡意的使用者會追蹤社群平台內容,造成隱私隱憂時,便決定不再使用 Facebook,也改變我使用社群平台的策略,讓不同平台有不同的功能,也因為這樣,服務平台變動使用者服務條款或隱私權條款,對我並沒太大影響。 至於使用者們擔心 X 平台使用使用者內容訓練人工智慧,在講究著作權、智財權的年代,這乎是要發展人工智慧服務的平台會做的事。目前的平台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