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2023年的最後一天

重生的傑克林觀音蓮

這張照片的主角是經歷台灣史上最熱夏天和被紅蜘蛛催殘後又重新長出的傑克林觀音蓮 (Alocasia jacklin),下方還有一些被酷暑折磨後的水晶花燭葉子,因為還有很多綠色的部份可以行光合作用,就留著沒有剪掉。

其實一年的最後一天和每天無異,年輕時瘋過跨年活動,到後來覺得每天醒來都是新的一天,每天醒來也都是一樣的行程,也沒有什麼值得慶祝的,平常心過好每一天最好。因為今年對我來說還是有些值得自己記錄下來,所以還是來回顧一下 2023 年好了,把本來想寫成很多篇的東西都濃縮在一篇裡。

身體健康很重要,要遠離負能量的人

在 2023 年初看電視吃核果時咬崩了一顆牙,似乎就開啟我一整年的醫療之旅,牙科、眼科、家醫科,因為中了一次新冠,發燒、全身疼痛的感覺讓人只能躺平,沒想到在年底追打新冠 XBB 疫苗時又發燒到 39 度,全身痛到只能躺著祈求自己趕快睡著,睡著就不痛了。

年中時的手術讓我決定遠離那些造成我身心嚴重受創的人事物,讓睡眠從 3 至 4 個小時增加到 5 到 6個小時,我曾經在某段時間裡一天只睡 2 個小時,這是傷害身體和心理的原因。不要小看睡眠的重要性,沒睡飽也會影響情緒,更進一步影響心理健康。曾在一本書上讀到這段話:「男人睡 6 個小時,女人睡 7 個小時,蠢人睡 8 個小時。」這句話影響我的程度很大,但我畢竟是個凡人,不是亞歷山大大帝,也不是拿破崙,我很需要睡眠修復身體。

除非自己的心理能量強大,遠離一天到晚帶著負能量的人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方法之一,遠離那種動不動白頭宮女話當年的人、天天抱怨自己懷才不遇的人、這世界上只有自己最好,其他人都很爛的人、一天到晚說別人壞話見不得別人好的人⋯一定要遠離四處亂傾倒負能量的人。這些人把垃圾丟給聆聽者後,神清氣爽的離開了。不要小看負能量的影響,它會影響一個人總是負面看事情,這些人不懂自尊、自愛和自信,所以藉由傷害別人來突顯自己的美好。

當我挨了刀,躺在病床上嘔吐時驚覺得這些人蠻爛的,他們不花錢就殘害非專業聆聽者,還自以為是受害人,和討厭的紅蜘蛛一樣。

時時提醒自己,不要成為和紅蜘蛛一樣的人。

植物與害蟲的啟發

我有一些觀葉、塊根植物,但在我休養的 2 個星期裡,它們遇到台灣歷史上最熱的一年,而紅蜘蛛(葉蟎)也趁著我無暇也無力照顧時,自植物身上吸取養份並不斷繁殖,如同前所述那些不斷散播負能量的人一樣,於是一些處於幼苗階段的植物因為缺乏抵抗力又缺乏外力協助,只能徹底死亡,直接進垃圾車。

當我回到家,有力氣可以整理植物時,就拿起植物剪開始剪。如同離開那些傷害我的人事物一樣,把那些受損的葉子,就算是新生受到熱傷害的葉子也剪掉,能繼續行光合作用的就留著,直到它們長出新葉才剪除舊葉。努力新生的植物,也不斷的長新葉讓自己存活下來。

這些觀葉植物多數是生長在雨林裡的植物,但移植到台灣來,除了要面對愈來愈熱愈乾燥的夏天外,不時還得面對突然一下子溫度掉到 10 度的台灣冬天,但它們也努力的適應,我在它們身上看到一種努力適應環境也要活下去的力量,葉子壞掉沒關係,只要根還好好的,就有機會再長出美麗的葉子。

我在消滅紅蜘蛛前先查詢資料,這種生物的生命很脆弱,天敵也不少,許多昆蟲也以牠為食,因為太脆弱了,出於繁衍求生的本能,牠繁殖的速度超快,只要氣候一乾燥就開始作亂,繁殖的速度快於被消滅的速度。有些人會認為用噴一點農藥就可以消除,但都市人口密集的社區裡,在一個小小的空間用農藥,不知道是在殺人還是在殺蟲。

我有一株乳香樹苗,它第一年來到我家時,長得蠻快的,但因為遇到寒流把葉子都凍光,結果變成頭重腳輕的歪一邊,我以為它撐不過 2023 年的酷暑,但它撐過了,秋天時在芽點上長出新芽,有些新芽因為天氣太熱被熱枯了,但在初冬時繼續長,雖然又遇到寒流,也看得到被低溫凍傷的新芽,但它還是緩慢的生長。

任何生命都有它生存的方式,它/牠們努力的繁衍、活著,捨去壞掉的部份,再長出新的,如果摧殘你的力量太大,就用其它方式繼續存在。

適當剪除不需要的葉子很重要,葉子只是工作用的工具,工具毀損無法修復就要汰除。

2023 年的閱讀記錄

2022 年底在交出報告時,主管問我為什麼那份報告讀起來很流暢,不同於前 3 份過於口語化的報告用字?當下也不清楚是什麼原因,直到我想起來那陣子在閱讀吳爾芙的《自己的房間》,而這部作品深深打動我,也讓我又在小小書房買了許多吳爾芙的作品。

於是我提醒自己,要維持閱讀的習慣,雖然不是天天閱讀,但至少要能持續,而不是只閱讀社交平台上的文字。我原本買書的策略是財經與社會科學類買電子書,文學、漫畫是紙本書,但因為空間有限,只能選擇電子書。

在 2023 年,我在 Readmoo 的閱讀器上讀完  4 本書:《「我反對!」不恐龍大法官RBG第一手珍貴訪談錄》、《論自我與寫作》、《心:夏目漱石探究人心幽暗面的懺情錄》、《巨頭的詛咒》。有 2 本是在住院期間讀完的;在 2023 年底重新閱讀《不當行為》但被薩拉馬戈的《盲目》打斷。英文書的閱讀都沒有讀完,英文報告可能都比書來得多。

讀完的 4 本書裡,我不時的會回想大法官Ruth Bader Ginsburg訪談錄裡的文字,這本書裡的文字不時都會在我腦海裡出現,我也很常回平台上閱讀在 2023 年時畫線的字句,因為 2023 年要結束了,就分享這段話給每個閱讀這篇文章的朋友。

「不要拿「不」當解答。如果你有夢想,有你想追求的東西,你也願意為實現夢想付出必要的努力,就不要讓任何人對你說你做不到。」  ──出自《「我反對!」不恐龍大法官RBG第一手珍貴訪談錄》

因為工作的原因,我很喜歡這本訪談錄,所以常常會回想起她在書中的對話,尤其是愈來愈多人會利用社群平台攻擊其他人或是自以為在施行正義,「鄉民的正義」讓人忘記我們處在法治的年代,忘了公平的重要性。

我無法理解《討人厭的勇氣》可以在暢銷書榜上這麼多年,相對於承認自己是個討厭人的人,我比較推薦《恰如其分的自尊》給無法與自己和平相處的人。在我這一代的教育方式是壓抑小朋友的自信與自我,甚至抹滅自我的重要性,也因為自信、自愛、自我觀缺乏平衡,所以人無法建立自尊,自然就會衍生各種身心上的問題。這本書沒有電子版有點可惜,但不妨放下手邊的電子產品,靜下心來讀這本書。書中也把低自尊者的優點列出,這個社會能正常運作就是有種種人存在,而不是只有一種人。

有天我讀到書裡這段話:「自尊較低的人對自己的懷疑,正好會被星相學或手相學等類似的騙術所利用。」也許有人會提到占星大師和 Podcast 主持人的對話,我覺得也沒有錯,成長在家庭環境較好、父母能建立孩子自信與自愛的孩子,也能建立自我觀,比起缺乏自信與自愛的人來說就是好命,也不會依賴占星學或其他人格測驗來了解自己。

我也蠻推薦有子女的家長讀這本書,協助小朋友建立自我,也許能減少日後小朋友因為缺乏自信、自愛而做出憾事的機會。

眾多筆記工具裡,還是紙和筆最好用

有天去參加研討會,現場的場地是大型國際會議廳,有插座、有大桌子,桌上也有收音良好的麥克風,椅子也很舒服。與會的人們有些使用筆記型電腦,有些使用平板電腦搭配鍵盤。我的背包裡也有平板電腦,但我只拿出我最愛的筆記本和筆,寫下講者所講的重點。

在使用多種筆記軟體後,我還是覺得紙和筆是最適合我的工具。我不用在眾目睽睽下輸入密碼或是被感應不良的指紋偵測困擾,不用擔心坐在後方好幾排的人會不小心瞄到我在處理公司信件,不用因為電力是否足夠而感到焦慮,或是多背行動電源、插頭、延長線,也因此不用擔心背上需要承擔過重的電子產品重量,不用擔心有多少人在檢視你雲端儲存資料,更不用煩惱在 Android、iOS、Windows PC跨平台的問題。 

一本紙和一枝筆,解決了許多問題,沒有太多重量,那些付費的工具只拿來收集工作用的文章。

用RSS閱讀平台取代社群平台-自己掌控資訊來源

在 Google 結束 Google Reader 的服務後,我付費使用 Feedly 來閱讀我需要的資訊,其中包括美國司法部、證交會、公平貿易委員會的新聞稿與案件。今年初美國司法部更新網站,一度暫停 RSS 更新。為此我寫 Email 請他們恢復 RSS ,我需要專心讀他們的案件,RSS是很好的工具,讓我不會被網站上的其他工具影響,也不像社群平台一直有廣告會讓人分心,也可以好好的閱讀一篇文章,更重要的是,我藉由 RSS 閱讀平台掌握自己要讀什麼,而不是被社群平台的演算法、有商業目的行為的網摘所控制自己閱讀的內容。

雖然有不少網站為了廣告流量不願意全文把資訊可以透過 RSS 閱讀,但如果這是一篇值得閱讀的報導,我會點進去看,如果不值得閱讀,也就不會浪費我的時間和網路資源。儘管台灣的網路連線費用很便宜,但我不想浪費資源在對我沒有意義的事情上。

因為有些網站已不維護 RSS ,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RSS可以讓使用者更專注於內容,而不是在無所謂讓人分心的廣告上。

 2024 年以自己喜歡的線上課程和運動開始

因為經歷大小手術,也沒再像以前一樣再上線上課程。不時隱隱作痛的傷口,總會提醒我休息的重要性,這些手術和醫療過程也不得不讓我停止本來就做得少的伸展運動,下班後不是去醫院就是去診所,還有追垃圾車。手術前,我常在半夜 12 點趴在桌上參與線上會議,或包著毯子在冬天裡喝熱水開會到凌晨 2 點,有時出去玩還帶著筆記型電腦寫作,然後在桌上睡著。現在晚上洗完澡後,覺得累了就只能睡,不再像以前那樣熬夜,醫生也警告我不能再背重的東西,這已成了我手術後的生活方式。

雖然我還是處於睡眠不足的狀態,但覺得身體慢慢在恢復,情緒也逐漸穩定,遠離不好的人事物後,也能把精神專注在我該做的事上。遠離社群平台,也找回自己專注力。於是我也開始在找我喜歡的線上課程參與,除了維持自己的英文聽力外,我需要找回以英文寫作的能力。以前在 DiploFoundation 的線上課程是需要寫英文作文的,手術後先以自己慣用的中文開始,再慢慢找回自己英文寫作的能力。雖然 AI 很好用,但它寫出來、翻譯出來的文章和習慣的用字遣詞都不是我的方式,不論中英文都一樣。

我先回到 Coursera 開始一門與自己工作有關的課程,每天讀一點,可以自由安排時間,在通勤時也能看或聽一點。

除了線上課程外,我也希望能在 2024 年恢復運動,這樣精神也會好一點,健康很重要,就像那些植物一樣,只要根沒有壞掉,損傷的葉子丟掉再長新的就好,健康永遠是最重要的。

在這篇文章裡分享不少《「我反對!」不恐龍大法官RBG第一手珍貴訪談錄》書中的段落,但在結尾,我想用 2022 年時讀的《注意力商人》書中的字句做為今年這篇文章的最後分享,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回自己的人生,擁有自己人生的主控權。

「然後我們一定要採取行動,用個人和集體的力量,讓我們的注意力重新歸屬於自己,並且取回生活經驗的所有權。」  ──出自《注意力商人》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為什麼我支持《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

在經歷許多次反抗台灣政府所立的網路相關法案後,我其實沒想過除了《數位通傳法》草案外,我還會再支持另一部法律草案,雖然 《數位通傳法》草案還壓在某處,但如果有人讀過《數位通傳法》的草案,再讀這部《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就會知道這部草案的重要性,而且也可以顯示台灣網路使用者的成熟度,更重要的,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引入國際網路治理多方利害關係人機制的法律草案,而且是用在正確的地方。 有興趣想知道我在讀法條時的筆記和當下的感想,可以看我這則  Tweet 。這篇不使用逐條讀法條的方式來寫,因為那會讓人昏昏欲睡,我也不去比對歐盟《數位服務法》,因為我在讀《數位服務法》草案時,該草案特別強調是加強歐盟 E-Commerce Directive  ,而不是取代它,而且更多著重在預防盜版、仿冒,保護消費者的法案。所以當有輿論提到參考自《數位服務法》的《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限縮言論自由時,我其實是一頭問號的,但一直到今天我才有時間讀《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這篇文章出自於我的個人經驗和閱讀法案的心得,與擔任的職務無關。 如果最近注意一下網路的資訊,有幾件事該注意一下: 有許多人在社群平台,如Facebook或是其他網路看到一些廣告,而這些廣告可能是要你支持台灣農產品、台灣製的產品,結果你收到時,上面還寫著簡體字,通常這是所謂的一頁式廣告詐騙,而行政院的消費者保護會在 2019 年時就有新聞稿在警告「 一頁式廣告詐騙多 小心查證保障多 」,之後像公視或是其他單位都有相關的活動在提醒大家小心這類廣告。但目前這些廣告其實多數不易處理,因為不容易取證、保留證據,等到追查到時已經找不到對方了。 有不少親密照片與影片在情侶分手後,被報復性的上傳到情色網站或透過即時通訊傳到親友的帳號裡,或是被洩露個資,遭到公開的霸凌。 之前有一個專題:「 青春煉獄:網路獵騙性私密影像事件簿 」,光是讀完這個專題報導我就覺得受傷。 有人使用 Deep Fake 把台灣名人的臉部照片合成至色情影片再上傳至色情影片平台,今年 7 月才被判刑。 還有許多創作者藉由網路分享作品時,被人盜用,甚至有國外的使用者修改台灣人的作品去參與比賽還獲獎。 有一次打電話問某個部會,如果消費者在國外電子商務平台買東西,但資料被外洩怎麼辦?雖然政府願意協助,但衡量至國外打官司的時間和成本,就會讓人卻步。 有些行為在現實世界裡有法...

2024年的閱讀報告,還有電子閱讀器心得

與往年一樣,在年底或年初分享自己過往一年的閱讀記錄。較以往不同的地方在於,閱讀的媒介變多了。以往我把 Google Playbook定位在讀工作上的報告PDF,所以打開它的機會只有在讀報告的時候,但今年在平板上用 Google Playbook 上閱讀完 《巴別塔學院》 後,決定之後都使用電子閱讀器讀電子書。 目前所有的電子書閱讀器 除工作用的平板電腦被我拿來閱讀小說外,我原本就有一台MooInk、Kindle,今年多採購一台 Kobo 的Libra Colour,希望開啟彩色電子書的開始。買Kobo的電子閱讀器還有另一個原因,Kobo平台上可以購買英文電子書,有時我希望在車程上讀英文書或讀中文書時,不希望身上有太多電子產品,Kobo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所以我在 Kobo 上的第一本英文書是 《WEB 3》 。 所以這些工具的定位是: mooInk:單色,閱讀中文電子書。 Kobo Libra Colour:彩色,閱讀中英文電子書。 平板:用 Google Playbook 閱讀中英文PDF、電子書、電子雜誌,同時有 Readmoo與 Kobo APP。 Kindle:單色,英文電子書,目前已無法使用,但這是當時主管送給大家的禮物,每個人都有一台,開啟我英文電子書的使用經驗,也讓我在去Vanuatu的路上有書可讀。這台對我具紀念意義,所以留著。 但我現在沒有出國開會的機會,也很少去港澳,所以多在通勤時、剪髮時、休息時閱讀電子書。 在使用心得上,每次讀完平板都非常累,PDF的限制也無法在上面做太多記錄,電子書則受限於DRM,所以就算有劃線,也只留下空白。 Kobo的軟體整合做得最好,也可以購買中英文書籍,外出時也不用帶太多機器,如果有 Pocket 的帳號,還可以把網路上的文章存入Pocket,再用Kobo慢慢閱讀。Kobo同時也可以連結 Google Drive、Dropbox,讓使用者閱讀PDF文件,但我自己的感受是不佳,尤其是英文PDF的效果真的不好。另外,我很難把Kobo上的畫線分享出來,只能在自己的閱讀器上瀏覽,相較之下,mooInk 的分享機制做得很不錯。 在經過最近一次更新後,mooInk 的網路連線功能好很多,不像以前在休眠後就得重開機連網路。我現在還是會在 Readmoo 上買書,因為它的閱讀獎勵機制對喜歡閱讀的我是有吸引力的,只要點數足夠,就可以再兌...

To Regulate or Not to Regulate? About AI technology

I borrowed the title of the forum this afternoon . Actually, I attended two webinars about AI today.  One forum focused on the debate about regulating AI development in Taiwan. The discussion was fruitful, as the panellists shared their experiences and knowledge about different AI regulations across various countries. Besides Taiwan, they discussed the European Union, the US, Korea, and China. Korea, for instance, published their "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Establishment of Trust" (AI Basic Act) at the end of 2024. However, before this, the Korean government had already established good data governance through three essential acts: the Personal Information Protection Act, the Network Promotion Act, and the Credit Information Act. These laws, along with their MyData applications, built a strong foundation for strategies like the Data Dam, a centralized platform for securely collecting, storing, and processing large-scale data, which supports AI de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