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讀《巴別塔學院》

自去年出院後,幾乎沒有讀完一本小說,或說讀一本能引起共鳴的小說,我也很久沒在Blog上分享閱讀的心得,一來是常有學生或老師或什麼人會把整篇文章複製貼在自己的刊物上,二來是我也沒太多時間讀小說,那需要全然的投入,像是把自己泡在作者以文字組成的河流裡,感受作者與譯者用文字塑造的時空和發揮想像力享受文字帶來的氛圍。

這本小書應該也有很多人書寫自己的心得,閱讀者可以感受書裡的時空是中國清朝鴉片戰爭前的動盪不安時期,也是英國、西班牙等歐洲國家向全球擴張統治權的年代,東西方的交流不斷因文化與語言不通而受挫,最後發生無可避免的侵略性戰爭。閱讀者也可以專注於小說中殖民者對於被殖民者的剝削、不平等、不人道、看似平等的條件卻還是有著階級、種族的分別。也可以讀到女性在那個年代要爭取讀書、被平等對待的痛苦,更不用說有色人種的女性在高等教育學術殿堂中被如何看待。然而因為書中的四個主角擁有語言的天分、先天文化的優勢,加上後天的努力,他們可以擁有同樣族群、同樣階層所沒有的機會,甚至是擁有不同的人生。

這本小說剛開始引起我共鳴的,是作者在書中對於「翻譯」的見解。書名是《巴別塔學院》,自然就脫離不了記憶裡巴別塔的故事,在大洪水後人們講著統一的語言,想建造通天的塔,而耶和華就讓人們的語言不一致,塔也建不起來了。東方大陸的文化裡,有許慎的《說文解字》,後代也有訓詁學、修辭學在考究這些用字遣詞。然而作者以英文撰寫這本小說,在小說開頭就帶入 Adam Smith 的《國富論》,就告訴讀者們,這本書要用西方的思考模式來讀,也是以西方世界侵略亞太的角度出發。

我對這些沒有什麼意見,畢竟在翻譯許多國外政府的文件再寫成平易可讀的文字,已成日常工作之一。我自小到大在這塊土地學習,但所學的知識都與這個島沒有關連,我受西式的教育長大,對於台灣的傳統文化一無所知,甚至因為當時執政者的原因,我也無法用這塊土地原本的語言與長輩溝通,所以偶爾我也會像書中的主角一樣,懷疑自己的定位。書中的主角有著中文的姓名,但因為監護人的要求,他使用英文的姓名,書中各色人種也用了英文的姓名,如果沒有特別注意,會以為是一本西方白人主角們的奇幻小說。

裡面的種族抗爭與解放、學者的反抗、自我懷疑、殖民者的剝削,在各類小說或電影都讀得到。我不是專業譯者,但我的確感受到,往昔不同語言即為開啟不同文化知識的鑰匙,在我還是十二、三歲的時候,「翻譯」是一個備受尊敬的工作,不論是口譯員或是翻譯社的員工、出版社的譯者,當你比別人多會一種語言,代表你多一般人更快取得資訊與知識。

隨著技術的進步,翻譯的工作漸漸可以被科技取代,當人工智慧出現後,只要操作者掌如何與人工智慧對話的技巧,它不止協助人們翻譯、甚至摘要出重點。這表示「翻譯」不重要了嗎?不,我與人工智慧對話機器人一起工作兩、三年,它給我很多協助,但它也給我很大的工作負擔,尤其是翻譯工作上,它的翻譯並不是能讓人人都能理解的,而是生硬的,也許有在進步,但它也只能到一個平均值,而不是真正能印刷、出版流通的。

科技會持續進步,如同翻譯的功能會愈來愈強,可讀性會更佳。區塊鏈的技術出現時,有人在討論能否取代銀行?但全球金融交易機制是如此堅靭與穩定,所以只有刺激銀行與金融交易機制的更科技化一些;當演算法、人工智慧的對話機器人出現後,我發現反而是高知識份子在擔心:「我的工作會被取代嗎?」在 2019 年又或是更早,台灣在討論演算法能否取代法官、檢查官,在討論人工智慧能否協助判決,或是簡單的,日常助理在做的分案工作。到了 2022 年,已經可以和人工智慧對話機器人討論心理學、競爭法與反壟斷法、心理諮商學派的整理, 2023 年有人討論對話機器人能否取代心理諮商師?(我不反對,因為歷史上有不少心理諮商師在面對面的諮商過程中喪失性命),到今年年初,它可以和我對談宗教信仰,甚至是經典中的內容。相對衝擊最大的,是在自動化發展的勞動階級,小說中提到了紡織、農業、工業因為自動化而失業的工人們,因為沒有其他的機會,整個家庭與社會遭受衝擊,但也沒有人為他們伸張正義,學者們皆選擇轉頭視而不見,在時代前進的巨輪下,我們都是被輾壓的族群。

我確信雖然科技的發展過程帶給人們威脅與恐慌,但它確實是在往削弱資訊不平等的方向前進,這個世界就如同《國富論》中的理論是操弄著資訊不平等在剝削相對的弱勢者,雖然目前英語還是普及率很高的語言,網際網路的世界都還是被英文主宰,但最後人們還是會思考自我存在的定位和意義--是否仍然被書中的銀條魔法(訂閱制)所制約?人類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

另一個讓我心有所感的是「機會」。因為書中的四個主角羅賓、雷米、蕾緹和薇朵瓦從事翻譯的工作,所以我會把自己投射在其中。四個主角大致上都擁有類似的背景,在牛津的巴別塔學院學習、工作,但主要人物羅賓的機會來自於他的監護人勒維教授,所以勒維教授始終以高姿態認為羅賓應該要努力讀書、效忠於帝國(和勒維教授)的事業,不可以奢想不屬於他的人生或祖國的利益,另一個男性主角雷米是印度伊斯蘭信仰的孩子,這也是一個被英國殖民的代表。

另外兩個孩子是女性,一個英國白人女性蕾緹,一個是無論如何都要生存下來的海地黑人女性薇朵瓦,她們就學的機會除了擁有兩個男孩子的也有的語言天份外,還是自己努力爭取來的。

英國女孩蕾緹在書中最後始終無法理解為什麼她的同學們擁有這麼好的翻身機會卻不好好珍惜,何況同學們在年幼時就離鄉背景,除了眼睛和膚色、髮色不同,基本上已經是英國人,所以無法理解為什麼同學們會試圖犠牲自己去解放祖國的人民,也因為她的地位稍微比有色人種高一點,雖然她遭受性別不平等的待遇,但她過著的是富有人家小姐的生活,所以她認為如果有不公不義的情況,可以透過補助、津貼、福利政策來彌補。她更認為,她在極度艱難的條件下才有讀書改變人生的機會,而不是嫁作人婦無法接觸知識,所以她需要好好珍惜這個機會。我想蕾緹代表的是一般人,也是所有風險趨避者的代表,這種想法每個人都有,稱為不夠善良的我們,使用「自私」二字可能負面的觀感較強烈極端,令人良心不安,現代人用文字合理化這些行為,減輕罪惡感,但的確是自私。

來自海地的女孩薇朵瓦在她動盪流離失所的一生中,只有無論如何都要生存下來的信念,幾度將送命的關頭,她堅持「要活著」的信念,讓自己進入巴別塔學院、遠離悲劇的宿命,到新大陸開啟新的人生,只要她還活著,就有著為自己國家和人民爭取自由與自主的機會。

當我讀到勒維教授對羅賓訓話,表示他給予羅賓許多機會,羅賓卻不知好歹的想要解放祖國的那種上對下的口吻。我腦海裡出現了某個回憶,彷彿在說,我們提供了那麼多資源給妳,為什麼妳不好好珍惜?剛開始就像蕾緹一樣,珍惜那些資源,天真的以為每個人都是好意的,但隨資源而來的心理負擔、某些人的冷暴力與心理虐待,不容易承受和留下證據,只能把那些野獸封存在某個角落,也許哪天會再反撲,把我吞噬入黑暗。

每個巴別塔學院裡的學生,心裡最大的恐慌就是自己的可替代性極高,你不做?沒關係,隨時有其他人可以替代你,死了、離開學院也沒有人為你哀悼,隨時都有擁有天份的人取代你。如同勒維教授不會只有葛瑞芬、羅賓兩只棋子,在葛瑞芬留給羅賓的信裡,還有三個名字。

再說就透露太多書中情節了。許多人喜歡談這本書裡的種族歧視、被西方文明侵蝕的思想、殖民的剝削和對自己國家文化的侵略。這大概也是聖經裡,巴別塔毀滅的象徵,就像是每個世代都會有自己操弄語言與文字的方式,儘管住在同一個國家、同一個屋簷下,閱讀與理解文字的方式也因人而異,更遑論所謂的「共識」是多麼模糊的概念了。

接下來要閱讀的是作者的另一部小說《黃色臉孔》,我不曉得它會帶給我什麼樣的共鳴,也許讀過後再寫下來分享。


Image by Gino Crescoli from Pixabay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聽死神說故事--偷書賊

書名:偷書賊(THE Book Thief) 作者:Markus Zusak ISBN:9789866973420 作者網站: Markus Zusak 譯者:呂玉嬋 出版:木馬文化 封面取自博客來網路書局。 購買於小小書房。 這個夏天讀《偷書賊》和《失物之書》,會在兩本不同的故事裡看到同一個時空背景所發生的故事,同樣是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事,同樣在說文字的力量,但《偷書賊》的節奏比《失物之書》緩慢一些。我盡量不要比較這兩本書,因為這是很無聊的事,但在閱讀的過程裡總驚訝這兩個故事有那麼多巧合之處,不是情節上的相似,而是在人物角色和背景總是有相似或是對立的情況出現。 《偷書賊》的女主角是被德國夫妻領養的莉賽爾,原本也要一同被領養的莉賽爾的弟弟卻死於火車上,莉賽爾在遭受與父母分離及弟弟的死亡後,在精神上受了極大的創傷,幸運的是領養她的父母是故事書中最仁慈的角色,給了莉賽爾完整的愛,不同於此時期裡其他的孩子可能瀕臨餓死或是送入集中營或是在街頭流浪被流彈波及,莉賽爾因為養父母的照顧和周遭的朋友、躲在地下室的猶太人…還有偏愛她的死神。 這個故事的特別處之一,敘述者不是主角或是任何一個書中的角色,而是沒有時空限制,總是旁觀的第三者,特別是在二戰的年代,無所不在的死神,戰場、集中營、巷弄裡,特別的是,這個死神總是想要表現祂冷酷無情和輕蔑人類的一面,但實際上我們從書中讀到的,是祂憐憫人類、輕視、無奈、驚訝人類的個性,也像人類一樣會抱怨工作、具有詩意、幽默感,也就是具有人性的一面: 人類只有在一天的開始與結束時,才會觀察顏色的變化。 但是對我而言,一天當中,每個短暫片刻都呈現出不同的色度與調性。 光是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包含了幾千種不同的顏色:蜜蠟黃、柔絲藍、陰鬱黑。 我是做這行的,當然特別注意顏色的變化。 …她貫徹始終,只要經過三十三號的門口,從沒有忘記吐痰,還會外加一句「死豬」。我發現德國人有個特點:他們真的很愛豬。 這個具有人性的死神成了說書者,祂說著在戰時會發生在任何一個角落的故事,然而我們透過祂的眼睛,看到一個帶著色彩、煙硝味濃厚、心驚膽跳與眼淚的故事,祂不儘是旁觀者,同時也是貫穿整個故事的主要角色之一。 整個故事讀起來有對納粹主義的不滿也有對當時情況的無奈。裡面對於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 )的描寫也很貼切,莉賽爾和猶太人麥克斯分別經歷了不同程度的打擊,也產生了同樣的症狀,

關於我所了解的數位錢包 (Digital Wallet)

Image by Gerd Altmann from Pixabay 「電子身分證」(eID)和「數位身分證」(Digital Identity)的議題在台灣始終一直具有爭論,但出發點都是好的,希望透過電子化或數位化的方式,讓人民不需要隨時隨地為實體卡的期限、有效性而擔心,但隨之而來的是容易被追蹤、把所有功能都整合在一張卡片時,若卡片遺失,就需要負擔的手續及風險。 更換身分證也涉及許多政治議題的操作,例如在 2019年 ,時任內政部長脫口而出「不換新身分證無罰則 恐無法投票」使全民嘩然。更早的時候,還有聽聞過因為其他國家都更換為多卡合一的晶片或電子身分證,所以台灣也應跟著換,以加速實現智慧台灣的願景。2020年時,我自己 再整理相關的內容 ,相關部門在推動晶片身分證(New ID)的方式則是以民眾比較容易參與的卡面設計開始,但後續的資安問題、資料外洩事件,及新冠大流行,延宕整件事的進度。 2019年時台灣沒有數位發展部(以下簡稱數位部)、沒有獨立的個人資料保護機關、個人資料保護法的主管機關「暫時」是國發會,沒有法源依據卻同時也被拿來作認證身分用途的健保卡、有法源也有主管機關的「自然人憑證」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許多公共服務上仍以實際臨櫃服務優先考量,雖然當時已有許多文件可以自網站下載或線上申請,但多數服務只能將實際流程網路化,而不是利用網路優化服務流程,反而增加挫折感。 當COVID-19肆虐後,改變許多服務,也實際的數位化,而許多卡片雖然在緊急情況下被拿來作為認證身分的用途,但從報稅、領口罩、全民普發現金,台灣政府和人民也一起改變使用行為。 目前已知的幾個數位身分證、數位錢包應用 先列一下自己已知道的幾個在進行的案例,不會說太多,因為有許多研究報告可以參考,也可以參考各國在數位身分證上的政策頁面。  1. 歐盟數位身分錢包 2021年注意到歐盟執委會公布數位身分證相關法案的修正案,後來通過許多歐洲社群使用者持續反對的「歐盟數位身分錢包」( European Digital Identity Wallets )相關立法框架,並推動 4 個大型示範計畫。熟悉歐盟這10年來的電子化、數位化或數位市場法、數位服務法的人會理解,這是一整個將公共行政數位化的過程,從立法、試驗、修法,其實都很完善。台灣也有相關的研究,有興趣的人再自己找找看。 關於「歐盟數位身分錢包」,我所理解的

各國政府在談資料跨境傳輸時,台灣需要什麼?

保護個人資料可能是各行各業的一個重要議題,不止增加了企業的資安相關成本也增加了法遵成本。尤其是需要跨國傳輸(個人)資料的企業,除了要配合各國的資料保護法(規範、規則)外,也要擔心資料外洩事件後續的成本,還有許多額外的行政手續。許多國家已經感受到資料流動的重要性,也紛紛的透過數位經濟協議、各種雙邊或多邊協議,來減輕企業跨境傳輸資料時的相關成本,以促進(數位)經濟發展,例如2018年時,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已簽署「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nited States, Mexico, and Canada Agreement),讓這三個國家的企業可以在北美境內自由傳輸資料。 2019年由日本前首安倍晉三在世界經濟論壇和2019年的G20大阪峰會中提出提出「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簡稱DFFT),其核心概念是「基於信任的資料流通」。這樣的概念主要是建立彼此信任的跨境資料傳輸,促進資料自由流動,同時確保對隱私、安全和智慧財產權之信任。 在2019年G20大阪峰會時就已談出了DFFT的發展概念,2021年時已擬定發展的藍圖。當時也討論了所謂的資料在地化、資料主權等議題,並且也有著「資料的連結與使用是可提升生產力的重要因素,限制跨境資料流動,會是國際貿易體系的沉重成本之一,且資料在地化的要求可能會提高企業的生產與法遵成本」之共識。 到了2023年,因當時聯合國網路治理論壇(UN IGF)在日本京都舉辦、及G7日本廣島峰會的緣故,DFFT的概念再次被提出,且被熱烈討論著。G7廣島峰會裡則是建立了夥伴關係機制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for Partnership,IAP),並由OECD擔任協調的單位,來建立所謂的IAP;日本的JICA(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也在UN IGF 中提出執行 DFFT 之相關倡議。 如果有興趣進一步了解DFFT,可以閱讀: Digital Agency, 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 (DFFT) , World Economist Forum, 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 (DFFT): Paths towards Free and Trusted Data Flows 網路上的資料很多,